第108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曾澤生集合了近6萬的大軍,決定先解決日軍的右路進攻集團,雙方在大草原上發生了一天一夜的激戰,靠著人數上的優勢,從三面對日軍發起了突擊。
日軍這一路只有1。5萬人,在面多多倍於自已的蒙古抗日聯軍,雖然頑強的抵抗了很久,最後還是沒有能抵擋住,無奈之下只好丟下了3000多具屍體,不得不撤出了戰場。
右路軍的大敗讓日軍的其它兩路大軍,不得不停下了進攻的腳步,就在他們準備合兵一處,準備進攻曾澤生部的中心地區烏蘭巴托時,關東軍司令部的急電到了,命令他們速度回兵。
這次關東軍來這個撤兵的命令,也是不得已之舉,蘇聯遠東軍區和日軍的前鋒部隊,在和日軍發生了激戰,日軍大敗,這一來關東軍不得不把進攻蒙古的軍隊撤回來。
日軍的這次行動,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了,很多關心這場戰爭的人都非常不理解,日本人怎麼會半途而廢。
只有極少的一部分人,隱隱猜到,這可能和現在東北邊界上的衝突有關,從這次日本人的舉動看來,他們對蘇聯是半點不準備讓步。
陸銘得到訊息後,心裡沒有半點高興,這次如果不是蘇聯在插了這一腳,蒙古的曾澤生部,是頂不住日軍進攻的。
從這一次的戰爭中,發現了很多的問題,參謀部正在做戰後總結。
看起來,自已以前還是想得太簡單了。陸銘再反省自已的同時,也再次給曾澤生等人去電,要他們在這緊張的局勢下,在發展當地經濟的同時,軍隊一定要抓緊擴大。
蒙古抗日聯軍總兵力有15萬人的,當時是分成了兩大部,曾澤生部在烏蘭巴托為中心,他們有10萬多軍隊的,分散在蒙古各地後,能調動的兵力,只不過5萬餘人。
另一部,是喬巴山為中心的根據地,龍剛負責,這一部的軍隊有6個師,但同樣的很分散,真正在這一帶的兵力,不過3個師,2萬多人,這也是日軍很快得手的原因所在。
陸銘在電報裡特別指出,地方防禦,應以地方部隊為主,主力部隊,一定要集中使用,不能再重蹈覆轍,在關鍵時刻,竟然出現無兵可調的尷尬局面。
陸銘這一攪合,日本大本營決定,提早發動華中戰事,儘快結束這場戰爭。
日本大本營當時制定的戰略是,為打通津浦鐵路,使南北戰場聯成一片,先後調集8個師另3個旅、2個支隊(相當於旅)約24萬人,分別由華中派遣軍(由華中方面軍改編)司令官畑俊六和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指揮。
這個戰略的重點,就是實行南北對進,計劃首先攻佔華東戰略要地徐州,然後沿隴海鐵路(蘭州-連雲港)西取鄭州,再沿平漢鐵路(北京-漢口)南奪武漢。
為了加強這一路的軍事力量,還要求寺內壽一等人,組織起平津地區的漢奸部隊,約10萬人,加入到武漢會戰中去。
日本首相近衛文磨一邊在宣告中表態,“我們不將國民政fu視為敵人,但有一些人,一直以來,對我大日本帝國特別敵視,我們一直以來,都希望用會話的辦法,解決爭端。”
日本人這種做了婊子還要立牌坊的宣告,引起了國內全面的聲討,只有汪精衛等人,對日本的這個宣告表示理解。
看完這份電報,楊傑狠狠的摔在了桌子上,“沒想到汪精衛等人,會如此亟不可待的做狗,真沒看出來,這位中山先生指定的***人,竟然是如此的一番面目。”
陸銘笑了笑,“汪精衛等人,這樣下去,很快就會墮落成全民公敵的,最後肯定沒有好下場的。諸位有沒從日本人這個宣告中,看出點別的什麼來?
楊傑怒容滿面的臉上一愣,“司令是指日本本土?”
“參謀長眼光就是厲害,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