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然很摸不著頭腦。
張屠戶解釋說:“我也是瞎猜的,從種種跡象上,這個高爺爺很像那個傳說中的高瞎子,我覺得楊輝的猜想很有道理,但如果是高瞎子的話,他是不是不會就那麼輕易死掉呢?並且咱們村裡的這些怪事,都好像都和他有關”。
如果沒死,他會躲到哪裡去?那他為什麼要裝死呢?那具腐爛的屍體,又是哪裡來的呢?一連串的問題在我腦中浮現出來。
但我也意識到,無論如何,高爺爺或高瞎子,好像是所有問題的根源,只要把高爺爺的來龍去脈搞清楚,才可能根除我們村種種恐怖的詭異。但這又要從何處入手呢?
在不久的一個週末,我和李姐去了縣裡的文化館,準備認真翻閱一下我們縣的縣誌,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些關於高瞎子的記錄。
說來也巧,在文化局負責縣誌編寫和儲存的人,正好是李姐的表舅。他這個表舅七十多歲了,不過身體和精力還非常好,看上去也就剛六十出頭,戴副眼鏡,神采奕奕,很典型的知識分子氣質。以前,曾在某個大城市的一家報紙做過主編,退休後葉落歸根,又回故鄉這個小山城,準備安度晚年。在我們這個小城裡,他算是個文化名流,所以縣裡的文化部門就聘請他做了縣誌的整理研究工作。
李姐沒告訴她這個表舅,我們查縣誌的真實目的,而對錶舅撒謊說,我是個業餘寫作者,正在寫一部以本地風土人情為基礎的小說,所以想查查資料、找點素材之類的。沒想到這個表舅聽後非常興奮,不停的問這問那,搞的我有點尷尬,又有點緊張,生怕露陷。
等表舅把我們帶到資料室,讓我們倆翻閱那一卷卷有點泛黃的縣誌時,我和李姐才感覺有點力不從心這縣誌都是繁體字、文言文、還都是豎排,看起來太吃力了。不過怕表舅笑話我們倆沒文化,我們還裝模作樣的翻了半天。
最後還是李姐忍不住了,說:“小明,你的時間也夠緊的吧,這麼多書,恐怕你也沒時間慢慢看,不如這樣吧,這縣誌我舅恐怕都研究透了,他是這方面的專家,不如你告訴他你想了解哪方面的內容,讓他直接講給你,不就可以了嗎?這樣是不是更有效率”。
還沒等我答話,表舅就爽朗的笑著說:“沒問題,我有的是時間,只要你們想聽,我隨時都可以”。
看見老頭這麼熱情、周到,我也心裡熱乎乎的。
李姐好像和他這個表舅關係很親密,沒有絲毫的生分。時時還在老頭面前撒撒嬌之類的,老頭也好像把她當成自己親閨女一樣。因為文化館離表舅家很近,所以老頭主動請我們去他們家了聊天、吃飯。我當時心裡還挺過意不去,覺得本來就麻煩人家老頭了,應該主動請他吃飯的,怎麼反倒還去他家去打擾呢。不過李姐很不以為然的說:“沒事的,表舅又不是外人,他家和我自己的家差不多,不要講究那麼多禮數了”。
不過老頭看我這麼“知書達禮”的,人情世故上這麼細心,對我更有好感了,也連忙順著李姐的話說:“年輕人,不錯,待人接物上很有修養,哈,不過正向你李姐說的,對我就不要見外了,哈,走吧”。
李姐的表舅家,在文化館後面的一個乾淨整潔的小區裡,位於四樓的一個三居室,屋裡窗明几淨,寬敞明亮,雖然到處都是一堆堆的書,但都擺放的整整齊齊,絲毫不亂。經過簡單介紹後,老頭的老伴熱情的招呼我們坐下,又是倒水又是拿水果。如此熱情好客、但又溫文爾雅的老兩口,使我想起一句話:君子溫潤如玉。讓我感到非常的溫暖而放鬆,有點像上次去楊輝輝哥那的感覺。不過老太太在招呼完我們以後,又到另一個房間裡去看書了,在客廳裡,只剩下我們三個人。
等都入座之後,我斟酌著問李姐的表舅:“您研究咱們這的縣誌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咱們縣裡有奇人、奇事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