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傲的是,在一號和三號要塞群的主陣地上,都建有一座壁厚十米的多層鋼筋凝土超強堡壘,裡面各安裝一德國艦炮。炮重73。5噸,發公斤炮彈,初速速2。5發∕分程15m。
這兩艦炮雖然是德國的,可是宋哲武卻不是從德國買來的,而是從法國購買的。這是因為一戰後,依據凡爾賽條約,同盟國作為德國的賠款從德國沒收的。
這兩德國艦炮雖然威力巨大,可是畢竟是一戰時的老炮,在法國早被被淘汰了,這讓宋哲武撿了一個便宜,只用了比買廢鋼多不了多少的錢就買來了。唯一uā費較多的,是那2000發280mm炮彈和50根備用炮管。
由於這兩巨炮安裝在山頂主要塞內程又有增加,都超過了20m。蘇軍陸軍現有火炮的程都在這個範圍之內,也就是說,這兩艦炮是蘇軍的所有重型火炮陣地的殺神。
不過,它們唯一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由於安裝在山頂要塞內角受到很大限制,在程內有10m左右的擊死角。也就是說,這兩艦炮雖能及遠,卻不能進攻。不過,這仍然會對蘇軍的炮兵陣地構成巨大威脅。
此外,要塞防禦圈內的山凹裡,還設有十幾處式炮兵陣地。這些炮兵陣地,在蘇軍轟炸和炮擊時,可以把火炮藏在中,在蘇軍轟炸和炮擊的間隙,可以拉出來用炮火支援要塞各個方向的防禦。對有些地域的炮擊,甚至火炮根本就無需拉出外,只需要把炮管伸出外就可以擊了。
“怎麼樣?李參謀長?現在對於擋住蘇軍的進攻您應該更有信心了吧。”
高宗寶瞄了身邊的梁忠甲一眼,有些隨意地問李文田。
對於庫倫三座要塞群的建設,高宗寶可是狠下了一番心思,傾注了他的許多心血,他下決心要在庫倫做出一個讓眾人都滿意的漂亮事。
這兩年高宗寶的壓力很大,眼見著陶蓉、李文田、楚溪ūn、趙鳳武、梁忠甲、韓光弟這些後來的人都極得宋哲武重視。這些人中,不僅有趙鳳武、梁忠甲、韓光弟、周耀明、王弼、馬法五、龐炳勳、井嶽秀等人和他平起平坐,更有陶蓉、李文田、楚溪ūn等人還在他的上面,這讓最早跟隨宋哲武的高宗寶心中難免有不服氣的感覺。
感謝“還沒發現”和“uzu”書友的月票
第四百七十七章抗戰北蒙(三)
第四百七十七章抗戰北三)
當然,高宗寶也不是一個不明事理的人,他也知道,宋哲武所重用的這些人,都是很有才能的,也都是有著極為豐富的作戰指揮經驗的人才,並不是徒有其表的庸才。宋哲武用這些人,確實是一心為了第四路軍的發展,絕沒有疏遠他們這些老人的意思。
高宗寶心裡很清楚,這些人來的時間還短,宋哲武現在最信任的人,還是他們這幾個跟隨宋哲武起家的老人的。
不要說簫國棟和王敘了,伍進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包括這次宋哲武任命他高宗寶為北前線副司令,並且把防禦庫倫的任務jiā給他也很可以說明問題。
不過,高宗寶也明白,不管是在第四路軍也好,還是在北方四省的民政系統也好,宋哲武用人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在擁有忠誠的基礎上唯才是舉,絕不論資排輩。
只要你忠誠,你就有機會;只要你有才能,你就會升遷的很快。最突出的一個例子就是山地師師長李瑞芳,兩年時間內,就從一個小營長被破格提拔為師長,而且還是一個指揮著近六萬jīng兵的師長。
雖然高宗寶並不是一個嫉賢妒能的人,也不是一個喜歡爭強好勝的人,可是心裡還是很想做出一些成績,讓宋哲武看看,自己並不是僅僅擁有忠誠,在軍事指揮能力上並不比這些後來人差。因此,在庫倫的防禦上確確實實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可是,這次梁忠甲調來庫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