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被宋哲武指名負責防守博格達山上的三號要塞群和負責庫倫城防,這讓高宗寶很不爽。
這還不算,梁忠甲一到庫倫,在視察完庫倫城防後,就當著李文田的面建議,要加強庫倫城的防禦設施。
因為高宗寶和魯登道夫為首的德國專家組都認為,一號和二號要塞群完全可以阻擋住蘇軍從東、西兩個方向的進攻,蘇軍根本不可能攻到庫倫城下。甚至即便攻到庫倫城下,也會在博格達山上的火力打擊下無力進攻庫倫。
北面進攻的蘇軍,只能沿著圖拉河谷從西面攻擊庫倫,不可能放棄重武器,翻山越嶺地從正北進攻庫倫。而沒有重武器的蘇軍,高宗寶並不懼怕,也並不在乎。
蘇軍的戰鬥特點和戰鬥力,高宗寶不僅從滿洲里戰後在淶源召開的第四路軍總結會上,以及整編後,調整到他的部隊的原張亞飛的部下那裡瞭解了很多,甚至他還從參加過一戰,和俄軍jiā過手的魯登道夫那裡,對蘇軍有了更多更深地瞭解。
他認為,沒有大炮支援的蘇軍,其戰鬥力和國內的軍隊相差不大。當然,國內軍隊高宗寶指的不是東北軍,而是指中央軍、西北軍和桂系這樣的部隊。
至於蘇軍從南面進攻,比如說此次蘇軍西線部隊,如果沒有有力的阻擊,就很可能就會繞到庫倫以南,從背後攻擊庫倫。
不過,高宗寶認為這更不足慮,博格達山要塞群完全可以擋住跋涉上千公里而來的十分疲憊的幾萬蘇軍。
特別是魯登道夫認為,以他在歐洲一戰中的經驗,像庫倫這樣城內沒有什麼高大建築的小城,一旦敵軍攻到城下,那是絕對防守不住的,與其在庫倫城防上費人力物力,還不如抓緊時間加固三個要塞群。
因此,高宗寶和德國專家組都對庫倫的城防沒有做過多的佈置。當然在庫倫城北的山地上,還是做了必要的防禦工事的,蘇軍小股部隊翻山而來還是完全有可能的。
可是梁忠甲不這麼認為,他認為,雖說一號和二號兩座要塞群十分堅固,可是也要做最壞的打算,蘇軍的重炮和飛機轟炸之猛烈,他在滿洲里是領教過的,這次蘇軍進攻庫倫,火力一定還要比那是猛烈得多,要做好萬一蘇軍衝過要塞群的準備。
還有,蘇軍的戰鬥意志很強,在沒有重武器的情況下,蘇軍也非常有可能從北面翻山而來,那樣就會直bī庫倫城下,如果被蘇軍不計傷亡地佔領庫倫後,從後面進攻一二號要塞群,那兩座要塞群可就危險了。如果一二號要塞群失守,蘇軍再要進攻博格達山上的要塞,就會容易得多。因,庫倫的城防必須要加強,庫倫決不能有失。
雖然庫倫防禦部署是經過李文田同意的,可是李文田在聽了梁忠甲的建議後,十分支援梁忠甲,並把庫倫城防部署的任務jiā給了梁忠甲,這多少讓高宗寶有些不滿,甚至認為梁忠甲這是在搶功勞、出風頭。
只不過因為時間太短,要修建鋼筋凝土的城防工事是一定來不及了,好在梁忠甲有辦法,他根據宋哲武的坑道工事的結構,結合自己在滿洲里的經驗,在庫倫城外設定了諸多明暗火力點,面向西北東三面設計了三道防禦工事,又組織挖掘了三道三米寬的防坦克壕,並在城內做好了巷戰的部署。
經過滿洲里一戰,梁忠甲對蘇軍的戰鬥力和戰術很瞭解,在工事設計上也更有針對
庫倫這裡不像滿洲里有大量的鋼軌可以利用,可是這裡和東北一樣有大量的原木,而且古櫟樹還更加堅硬。為了趕在蘇軍進攻前修建好城防工事,梁忠甲把他的六萬多部隊全都派了上去,現在除了最外面的防坦克壕還在修建,其它的已經基本完工了。
梁忠甲設計的防禦工事,雖然比較簡陋,可是魯登道夫看後,也是十分讚賞,認為這樣的防禦工事要擋住沒有重火力支援的敵人是綽綽有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