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的步兵戰鬥意志很強,非常兇猛,沒有命令絕不後退,即便迎著槍口也會毫不猶豫的衝鋒,這對我們的戰士心裡壓力很大……”

雖然宋哲武知道李文田說的都是事實,分析的也很正確,可他還是覺得哪裡似乎有些不對,可又一時想不出到底哪裡不對。

宋哲武只好點點頭道:“山地師留在西北山區敵後活動的那個團,也報告過這個情況。我在太原也見過蘇軍的轉盤機槍,雖然製造粗糙,但勝在利於快速大量生產,而且易於維護,的確是款好槍。我已經把槍交給周立群,給他作參考。我們以後自己的機槍,也要借鑑蘇軍這種機槍的優點。”

宋哲武接著又道:“至於蘇軍的坦克的確很麻煩,我看還是儘量多給他們調一些我們的45毫米戰防炮,在遠距離消滅它們。”

見宋哲武理解了三十九軍,陶蓉心裡暗暗鬆了一口氣,想了想說:“司令,我們的第一、第二兩道坑道工事,都設在地勢較緩的山腳,反坦克火力一旦被蘇軍短時間壓制住,蘇軍坦克就很容易衝到近前,我和燦軒看過了,第三道坑道工事群的位置在山腰,那裡地勢較陡峭,坦克即便開到工事附近,也不容易找到射擊角度……”

陶蓉的話,讓宋哲武心裡猛然一震,他突然想明白了為什麼志願軍可以憑藉坑道戰勝美軍的原因了。

他前世可是在電影中見過,為了抵擋美軍的重炮和重磅炸彈,志願軍在上甘嶺上的坑道工事修建得很深,除了留有幾個出口,再不設射擊孔,主要作用是用來屯兵的,抵禦進攻還是依靠地面工事。最主要的一點是,坑道和防禦陣地都設在陡峭的山頂上,美軍坦克上不去。

“我們修建坑道工事時,對蘇軍坦克的威脅考慮的不夠,陶參謀長的建議很好命令高宗寶,不僅對於第一道坑道工事不要再和蘇軍進行爭奪,就是第二道坑道工事也要全炸燬,把部隊都撤進第三道坑道圈內。再告訴高宗寶,一號要塞群絕不能有失,那裡是我們能否守住庫倫和北蒙的關鍵……”

對於守住一號要塞,宋哲武還是很有信心的。要塞的圖紙他是見過的,不要說蘇軍現在只是在一面對要塞展開猛攻,三十九軍的援兵、武器彈藥、輜重,都可以源源不斷地運進去,傷員也可以及時送出。即便蘇軍四面圍攻,他也相信三十九軍憑藉完備的工事,最少可以堅守三個月以上。

“好了,一號要塞的情況就說到這裡吧,東線和西線的戰況怎樣?”

宋哲武一邊向嘴裡扒著飯,一邊說道。

按理說,既然宋哲武的司令部已經移至北蒙,李文田這個前線司令,應該把彙報戰況的差事交給先期到達北蒙,已經充分了解北蒙情況的陶蓉來介紹,而且,陶蓉在第四路軍中的位置還要高於李文田。於是,李文田轉臉看向陶蓉。

可是陶蓉卻揚揚下顎,示意李文田來介紹情況。

相比之下,東線的戰局最為艱難。

周耀明的四十八軍,在溫都而汗以北山區艱難阻擊了沿石勒喀河谷而來的蘇軍十多天,每天都要承受蘇軍地面猛烈的炮火轟炸和步兵的猛攻,天上還有成群的蘇軍飛機不停地俯衝掃射轟炸。雖然四十八軍三個師輪番阻擊,可是每師的傷亡都很大,全軍以傷亡近20000人。若不是李文田槍斃了擅自撤守石勒喀河谷出口陣地的那個旅長,級大地震懾了北蒙各部隊,四十八軍的幾個師恐怕早就頂不住了。

馬法五的四十六軍,在蘇軍進軍石勒喀河谷後,不得已由北蒙東部重鎮克魯倫西撤。可是就在他們剛剛離開克魯倫,蘇軍的一個師,就攜帶大量輜重越過邊境南下,迅速佔領克魯倫,把克魯倫建成東路蘇軍的總兵站。

直到這時,東路蘇軍的真實意圖才終於顯露了出來。

東路蘇軍冒險進軍石勒喀河谷,除了要出其不意,打亂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