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本人,幾乎是年輕一輩中最傑出者,往後打仗少不得用他,可若是做了駙馬的話,只怕掌兵卻不那麼容易了,這卻是件煩心事,本朝駙馬只有西寧侯宋晟之子,也就是咸寧公主駙馬宋瑛等極少數人能夠帶兵,那還都是大明初年的時候,往後也很少出現這種例子,哪怕他自己無所謂,朝中大臣怕是也不會答應。
況且宋慶自己也不一定樂意,明明是個霍去病般的良將種子,又是年輕氣盛,正打算建功立業的時候,若是成了駙馬,豈不是一生功業無所追求,要悶悶不樂的老死京城了。
如果這公主是自己親生女兒的話,崇禎說不定還真就做主了,問題朱徽媞只是自己妹子,還不是親生的那種,若是為此折損一員大將,實在是有些得不償失,先前那個叫什麼鞏永固的,據說只是個書香門第的公子,這種人大明一抓一大把,隨便拉出一個尚公主,也不是什麼損失,可宋慶這種人才卻是不同,一時間竟然是有些糾結起來。
李太妃自然不知皇帝如何想頭,這會兒看宋慶越來越滿意,參將多大官他還是知道的,好歹也是朝廷重將了,宋慶長相也是不錯,看起來還挺知書達理,越看越覺得喜歡,若不是還要顧及皇家體面,說不定此時就要跟宋慶談談婚事了。
見李太妃兩眼發亮,崇禎分外後悔,忙找個藉口岔開,先將宋慶帶了回去,又匆匆聊了幾句,便讓宋慶先回京軍大營那邊等訊息,不日便有恩旨下來,一場歡歡喜喜的賜宴,竟然鬧了個虎頭蛇尾。
第 300 章 升官
賜宴什麼的,宋慶並不在乎,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利益主義者,根本不在乎什麼虛名,這頓飯吃成什麼樣子,對他來說沒什麼作用,他在乎的是皇帝請他吃飯了,這個名聲傳出去之後,往後可就好混多了。
雖說皇帝賜宴也不是什麼特別大的事情,每次科舉之後都要來一頓,平時也會賜給那些功勳卓著的老大人,但賜宴給年輕人的卻不多,單獨賜宴的更是少數,單獨賜宴給一個年輕武夫的,那更是少上加少。
時間到了崇禎五年,有些比較具備先見之明的,已經能夠看出些趨勢,接下來的年頭裡面,武夫的作用將被逐漸拔高,因為國家已經不在承平,北邊有強悍的後金,還有附翼的蒙古,觀內還有此起彼伏,雖然暫時還不算心腹大患,但也已經足夠麻煩的反賊,太平年間天下自然重文士,凡事都以文人為先,可到了如今這個年月,誰都要指望武夫們奮起了。
一句話,這年頭的武夫,趕上好時候了,宋慶這種年輕又格外能打的,更是佔了大運道,沒見皇帝都要親自傳見賜宴嘛,往後這天下多少要變一變了,除非再次回到海晏河清的時節,否則武夫的地位將會被不斷拔高起來。
只不過這個時候即便是再如何悲觀的人,也想不到接下來十幾年的變化,更想不到十幾年後將會江河倒灌,山川崩碎,雖然病入膏肓。但看上去依然無比龐大的大明,竟然在一夜之間垮塌下來。這個變化是誰都想不到的。
可即便想不到這個,宋慶還是得到了廣泛的歡迎,從他出了皇宮那一刻起,便已經成為了滿京城最受歡迎的人物,每天都有無數各級官員來找他聊天。先開始還只是武官們,到後來聽說這人似乎還挺知書達理,文官們也試探著過來拜訪了,聊天內容大家都差不多,全是圍繞著大淩河之戰,或者說是《崇禎英雄傳》的內容,跟他展開熱情洋溢的攀談。
攀談過後,所有來拜訪的都要將宋慶和狗營狠狠誇讚一番。什麼國之柱石,社稷幹臣,本朝戚繼光,力挽狂瀾於傾頹,虎踞遼東以克強敵,總而言之一切能夠給武將用上的好詞兒,幾乎都貼在了他身上,而且是反覆的貼。到最後宋慶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幾層皮了,臉上肌肉也開始出現固化趨勢,卻依然只能每天笑呵呵的迎來送往。這畢竟都是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