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樂讓人先用木頭將這些小船連起來,再鋪上門板,好在滁河也就十來二十丈寬,將這些小船全部連起來後,足夠伸到對岸了。

一切弄到好時,也天黑了。祖大樂並報多鐸後,命上百士兵一齊來抬,象抬一隻巨大的蜈蚣,把這座浮橋抬到滁河邊。

後面跟著的兩千人馬,是準備浮橋一架好,立即過河結寨,守住橋頭,接應後繼大軍透過。

大家也不敢打火把,好在地上都是積雪,視線挺好的,勉強能看見路,浮橋很順利地抬到了河邊。

很好,對岸很安靜,除了嘯嘯的寒風,黑燈瞎火的什麼也看不見。

“快快快,前頭的輕點,先前頭慢慢放入水中,拿纜繩的,要注意鬆緊。”祖大樂小聲地招呼著,親自站在河邊指揮浮橋入水。

浮橋一頭被輕輕放入河中,為了避免浮橋入水後被水流推走,上游一面每隔數尺遠綁一根繩子,由岸上的人斜拉著,就象後世一些電線竿上部的斜拉鋼絲繩用來固定電線竿不會倒向一邊。靠這個辦法,一頭慢慢伸入河中的浮橋就不會被水流推走,確保可以伸到河對岸去。

先入河的浮橋前頂還蹲著幾個人,用竹稿象撐船一樣,也是為了保證浮橋延伸入水的方向正確。

岸邊的人一點點的把浮橋推入水中,斜拉繩子的慢慢松繩,浮橋慢慢向南岸延伸過去,就象一條長蛇橫渡河面。

一切都很順利,但不知為什麼,越接近成功祖大樂的心情越是緊張,他突然感覺太靜了,這有點不正常,按照秦軍的意思,分明是想據河而守,那麼總應該派些人巡河才對,怎麼看不到一個火把呢?

彷彿是為了印證祖大樂的猜測,浮橋快要伸到對岸時,突然傳來一串清脆的“叮鈴”聲,這是鈴鐺的聲音。

怎麼回事,怎麼會有鈴鐺響?

*********************************

PS:月票榜上眼看就被擠出前百名了,請求兄弟們火力支援,求月票,急急急!。

(未完待續……)

第427章 夜半歌聲

******

清軍小心地把浮橋一點點的推入水中,浮橋快要伸到對岸時,突然傳來一串清脆的“叮鈴”聲。

這叮鈴聲在寂靜的夜裡傳得特別遠,彷彿午夜兇鈴般讓人心驚。

原來,負責巡防此處幾個秦軍偷懶,在河水裡打下了小木樁,牽上了長繩,只要有人撞到這些長繩,便會震動鈴鐺。

還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祖大樂萬萬沒想到,自己費了半天勁,最後卻壞在一串鈴鐺上。

這鈴鐺一響,對岸立即燃起一支火把,緊接著點燃一個火堆,熊熊大火把不寬的滿面照得一片通明。

一串紅色的煙花升起,一陣急鑼邦邦直響。

“快!推過去,快!”祖大樂大吼起來。

回過神來的清軍就著火光,迅速將浮橋推向對岸,對岸兩三個秦軍穿著厚厚的棉衣,身上還沾著幹稻草,其中一個一邊敲鑼一邊喊道:“楊延,快,用震天雷炸浮橋。”

那楊延飛快地點燃一個震天雷,卻未及乃出,便被河對面射來的一支勁箭射中胸口,鮮血頓時染紅了他身上厚厚的棉衣。

“我日你孃的。”另一個叫劉五的秦軍撲倒地上,奪過楊延已經點燃的震天雷,朝浮橋扔去,由於耽誤了一下,震天雷未落到橋面就爆炸,轟!一聲轟鳴,一團火光,雖然沒能將浮橋炸燬,但那浮橋上的幾個清軍卻被飛射的彈片炸死炸傷,撲嗵撲嗵滾落河中。

在北岸一輪箭雨到來前。剩下的兩個秦軍滾下河堤一側,真是險之又險,他們剛滾落河堤躲避,河堤上就有上百支箭矢射到,把河堤釘得跟刺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