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一樣。
“衝過去,控制橋頭陣地,快!”祖大樂再次大吼。
清軍紛紛跳上浮橋,倉促之間衝上去的人太多,導致浮橋失衡,搖晃不定。十多個清軍沒有站穩。跌到了冰冷的河裡,只打幾個水漂便消失在黑暗而冰冷的下游。
“慢點,少上些人。”心急火燎的祖大樂不得不改變命令。
嚇怕了的清軍都是爬著過橋,他們剛爬過十來人。遠處就出現大量的火把。如同一片火海。並傳來陣陣的馬蹄聲,兩三百秦軍騎兵匆匆殺至,爬過橋的十來個清軍剛來得及放兩箭。就被無數鐵蹄踏成了肉泥。
眼看過河無望,祖大樂失望的大叫起來:“快把浮橋拉回來,快拉回來。”
這二三十艘破船組成的浮橋,他整整出動了一千人馬蒐集,費了半天功夫才製成,寶貴著呢。可惜秦軍一串串震天雷扔來,他們能拉回來的只是半截浮橋。
第一次試圖渡河失敗,土頭灰臉退回的祖大樂被多鐸狠狠臭罵了一頓,現在對清軍來說,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寶貴的,糧草告急,拖一天,就多一分危險。
此時清軍又打造出了十多座浮橋,只是秦軍被驚動了,南岸盡是巡防的兵馬,要架橋已是不能。
***
滁州,這座處於暴風眼的城池,在多鐸大軍南去之後,並沒有變得平靜。
有“滿清第一勇士”之稱的螯拜揮師猛攻,城頭血與火交織,驅散了寒冬的風雪,除了南門與東門外,滁州其它城門的防禦仍然很薄弱,在清軍疾風驟雨般的進攻下,岌岌可危。
秦牧一身玄甲,親自提著巨闕劍上城激戰,更讓清軍感覺到城內的秦軍已是強弩之末,連一國之主都得親臨矢石了。看到希望的清軍士氣高漲,浪潮般一波接著一波衝向城牆。
秦牧就象救火隊長,城西勢危,他帶人支援城西;城北有清軍衝上城頭,他就帶人支援城北;
雖然他那面王旗每到一處,總能激起秦軍熱烈的歡呼,士氣高漲,很快打退清軍的進攻。
不過螯拜並不氣餒,他相信秦牧不是鐵打的,這樣疲於奔命,他堅持不了多久。
一天大戰下來,清軍雖然付出了很大的傷亡,但士氣很高,螯拜為了鼓舞士氣,更是當眾誇下海口,三天之內一定能攻破滁州,活捉秦牧。
清軍營中歡呼如潮,與城下屍骨相枕,腥風陣陣的淒涼景象形成鮮明的對比。
黃昏到來,清軍退去後的護城河上,飄浮著一具具屍體,地上到處是遺落的刀槍箭矢,狼藉一片,護城河的水被染成了暗紅色,蕭蕭的寒風吹過,窮陰凝閉,鳥無聲而山寂寂,陰魂聚而天沉沉。
秦牧找來一些會滿語和蒙語的人,親自教他們一首歌,讓他們用滿語和蒙語來唱。
一輪鉤月升起,幽冷地照著城頭,殘雪薄野,劍戟無聲,顯得無比淒涼。
得了秦牧傳授的人,登上城南敵樓,操起胡琴,登高歌唱:
鴻雁,天空上,對對排成行。
江水長,秋草黃,草原上琴聲憂傷。
鴻雁,向南方,飛過蘆葦蕩。
天蒼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
天蒼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
鴻雁,北歸還,帶上我的思念。
歌聲遠,琴聲顫,草原上春意暖。
鴻雁,向蒼天,天空有多遙遠?
酒喝乾,再斟滿。今夜不醉不還。
酒喝乾,再斟滿,今夜不醉不還
滁州城頭冷月當空,天無纖翳,歌聲悽切,如哭如訴,以胡琴簫鼓相和,響徹雲霄。
這首充滿了草原情調的歌曲,傳到清軍營中,累了一天,正準備休息的清軍無不側耳傾聽,胡琴悽切,歌聲隱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