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三次國運之戰,是結束內戰,解放華夏。】
【抗倭戰爭結束,華夏大地終於迎來了久違的和平曙光。】
【但是國民黨卻想獨享抗戰果實,一心要消滅我黨,並最終挑起了混亂內戰,我黨被迫應戰。】
【戰爭初期,我黨在各方面是處於劣勢方,無論是兵力、武器裝備還是解放區面積,遠不及國軍和國統區。】
嬴政的面容凝重。
果然如他所想。
華夏,還是內亂了!
而華夏內亂,就是列強喜聞樂見的。
他們如同豺狼般,時刻覬覦著任何可以擴張勢力的機會。
雖然華夏的國際地位已經提升,但是誰還不想多控制一個國家呢,而且還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
誰控制了華夏,就相當於多了一份話語權。
漂亮國,毛熊國,必定會趁機參與到華夏的內亂之中,企圖從中漁利,進一步擴張其影響力。
那華夏的內亂,豈不是要亂上加亂?
他可是記得,棒子國和半島國的戰爭,就是漂亮國橫插一腳,變成了國際事件。
最終,華夏也不得不參加。
嬴政的思緒不禁飄遠,他回憶起了天幕之前播放過的四渡赤水那場戰役。
若是他沒想錯,那便是發生在這時期的戰役。
紅方有英勇無畏計程車兵,有運籌帷幄的指揮員,即使身處弱勢,也必定會是這場內戰的獲勝方!
【依靠著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援,解放軍越戰越勇,越戰越強,終於扭轉了戰局。】
李世民默默頷首。
還是得靠人民的支援。
水能載舟,魏徵誠不欺我!
【但是解放戰爭並不是單純的兩黨之間的軍事衝突,背後還有漂亮國、毛熊國兩個大國在干預。】
【兩個大國都想國共分治華夏,造成華夏分裂,這樣便方便他們的控制。】
【為此,他們甚至準備著隨時下場干涉我們的內政。】
永樂年間。
朱棣迅速回憶了先前天幕播放的種種內容。
看來是毛熊國支援紅方,漂亮國支援藍方了。
不過看了這麼多影片,他越來越明白一個道理。
某些大國確實對華夏後世的內政表達過興趣,甚至試圖透過支援某一派別來影響戰局,但這樣的做法往往並不能如願以償。
因為華夏後世的歷史走向,是由華夏人民自己決定的。
【幸好,1948年6月,國際局勢驟然緊張,柏林危機爆發,漂亮國、毛熊國兩大陣營的大戰一觸即發。】
【他們暫時沒有多餘的精力插手華夏內務。】
【因此,我黨迅速抓住時機,迅速發起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解決華夏內亂問題,並取得最後的勝利。】
【這三大戰役一結束,國軍主力消耗殆盡,解放軍勢如破竹,渡過長江。】
【新華夏就在這樣的戰爭廢墟之上建立成功。】
【從此,華夏站起來了,華夏人民的腰桿挺直了。】
各朝古人看著天幕中舉國歡騰、萬眾矚目的歷史性時刻,只覺得熱淚盈眶。
在那璀璨的天幕之下,一個渾厚而莊嚴的聲音迴盪,穿透了歲月。
“華夏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這一刻,整個廣場沸騰了,歡呼聲、掌聲、鞭炮聲交織在一起,響徹雲霄。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宣告。
是長期以來,飽受苦難與壓迫的華夏人民的偉大解放和勝利宣言。
是華夏民族歷經滄桑、百折不撓後,終於迎來新生的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