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這一刻,所有的苦難與犧牲都化為了甘甜的雨露。
華夏,終於煥發出勃勃生機!
這是華夏新時代的開始。
一個屬於全體人民的、獨立自主、繁榮富強的新時代的開始。
【第四次國運之戰,是抵抗漂亮國援助半島國之戰。】
【時間來到了1950年,半島國與棒子國發生戰爭,漂亮國迅速以聯合國名義出兵半島國。】
【但是志願軍卻出人意料殺奔半島國,一口氣把聯合國軍趕到三八線以南,最後漂亮國不得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此戰,被稱為華夏的立國之戰。】
此時彈幕彈出。
“沒有任何一場戰役,比上甘嶺戰役更能詮釋華夏的民族精神。”
“電影《上甘嶺》,看到一半,淚流滿面。太難受了,至今沒看完。”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這場戰役,嬴政早已從天幕中有所瞭解。
隨著天幕對華夏近代歷程的大致梳理,一條條重大事件的時間脈絡逐漸清晰。
嬴政也逐漸猜到了當時華夏的景象。
彼時,新華夏剛剛成立,且經歷了多年的戰爭,國家百廢待興。
正當華夏人民齊心協力整理舊華夏留下的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想要恢復經濟之時,半島國戰爭爆發。
本來這場戰爭不關華夏什麼事情,可是漂亮國步步緊逼,試圖將戰火燒至華夏鴨綠江邊,還不顧華夏的多次警告。
華夏人民比任何人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新社會、新生活。
當面對新華夏可能會再次遭侵略的危局,他們毅然選擇了眾志成城、保家衛國。
於是,華夏志願軍赴半島國作戰。
此時,嬴政在思考一個問題。
所以,華夏的民族精神是什麼?
是不畏強權,是英勇無畏,是勠力同心,還是眾志成城。
片刻之後,嬴政臉上泛起一絲笑意。
是無比愛國。
只有人民都深愛著華夏,才會願意為之團結統一,付出一切啊!
:()盤點短影片名場面,古人全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