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是讓你們搬過來住而已,嬸子可以幫著紅纓管管後院,錘子叔當個侍衛也是沒問題的,柱子正好可以跟我一起唸書。”知道了他們的顧忌,小芋就笑著解釋道。
一聽到唸書,趙大錘眼睛亮了,呼吸也有些急促,看了看小芋,有些猶疑道:“還請小姐把要小人做的事情說清楚,要不然小人實在不敢接受小姐這麼大的恩情。”
小芋苦笑著搖搖頭,這人,對他好還不敢受,非要弄個明白,她其實就是看中了他的武藝,還不是為了自己的小命著想。
“我其實就是看重了你的好武藝,前段時間有刺客進了府,要行刺我,僥倖逃過一劫,所以才想著找個武藝高強的護衛。”知道自己不說他不安心,小芋索性就把話說開了。
“你們要是實在不放心,我們還可以籤個協議,就算王家聘你為府裡的護衛,就跟聘教書先生是一個道理。”小芋又道。
兩人一聽就徹底放心了,其實他們早就想答應,只是礙於那條遺言,才有所顧慮,現在小芋把話掰開了說,他們自然只剩下滿口答應了。
安排好錘子的事情,讓紅纓帶著他們去安排院子,順手拿了桌上的點心塞到柱子的手裡,小芋就帶著四個丫鬟去了寒露院。
又過了幾天,縣衙裡來了一行人,張縣令親自來到衙門口迎接。
三班衙役,包括刑史,典吏,縣丞這些人一起在衙門裡恭候了吏部使者的大駕。
張縣令接過吏部調令,只看了一眼就愣住了,手令上竟然是把楊縣丞調到遼東當典史!
第六十六章 報復不爽
看到這行手令,張縣令呆住了,遼東是個什麼地方他太清楚了!
那個地方可以稱得上是全楚國最最苦寒之地,地廣人稀,還多山,經過多年的戰亂,人口凋零的厲害,土地更是貧瘠不堪,是楚國與北疆交接之地。
一般這樣的地方大都用於流放罪民,現在把楊縣丞調過去,而且官還降了半級。
如果光是這樣一條手令的話,張縣令還不至於太驚訝,關鍵是後面還有一句,永世不得離開!
張縣令目光怪異的看著楊縣丞,這傢伙不知道到底得罪了誰,這麼往死裡整他,這明明就是那些被流放的官員才有的待遇。
楊縣丞見縣令一直看著他,還呆怔怔的,便以為是京裡來了調令,他要升官了呢,高興的走到跟前,拿過那張手令。
張縣令任他從手中拿走手令,沒有絲毫的不愉快,細心的人還可以從他眼中看到一抹同情,不過轉瞬即逝,只剩下一臉的幸災樂禍。
底下的人不明白什麼情況,但是看楊縣丞一臉的喜氣,就以為是他升了官,都上前說了些討喜的話,無非是恭喜楊大人升官,不要忘了多年的恩情之類的。
楊縣丞得意洋洋的接受著眾人的恭維,開啟手令,看了一眼,臉色一下子變白了,雙手哆嗦著任由紙片滑落。
正在恭維的眾人見他這樣也顧不得說話,連忙撿起紙片,只是一瞄,就都愣住了,這明明就是流放啊!
張縣令幸災樂禍著在一旁冷眼旁觀,見到楊縣丞臉色大變,不由心中一陣舒爽,心中冷笑道:這姓楊的,也有今天啊,平時仗著京城裡有關係就不把老子放在眼裡,這些年就沒少受他的壓制,前段時間還竟然敢公然栽贓王家,等等,王家……
張縣令只覺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事情的關鍵。
仔細一想,這姓楊的平時也沒得罪什麼大人物,唯一做的比較出格的事情就是王家那次,或許這件事情還真的與王家有關,還好自己當時並未真正得罪王家,要不然恐怕這道調令就是給自己的了,想想就後怕不已。
自以為搞清楚狀況的張縣令這時也坐不住了,也顧不上嘲笑楊縣丞,連忙回到後衙召集幕僚準備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