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個都沒討到好。只不過,我看到之前杜君禮上書說,他把郭英乂連同十幾個禁卒一塊殺了?”
見楊思勖點頭,高力士眼睛眯了眯,彷彿想不到杜士儀竟會這麼狠辣。畢竟,如今王毛仲死了,禁軍說是由陳玄禮等幾個大將統領,但真正的大權是在他和楊思勖等幾個有數的內侍手裡。可是,拿了杜士儀太多太厚的禮,他也就暫時把此事拋在了腦後。然而,當他帶著楊思勖來到了天子如今日常起居的仁智殿前時,卻突然聽到裡頭傳來了一聲響亮的摔杯聲。這一次,連他都嚇了一大跳。
至少他出來時,天子還言笑盈盈語氣輕鬆,這會兒怎麼突然發這麼大脾氣?楊思勖還未回報呢!
“大膽!狂妄!朕對武家人已經夠厚待了,他們這是想幹什麼?還在想著當年則天皇后君臨天下那會兒不成?”
這話指代意味十足,一時間,就連受寵如高力士和楊思勖,都在門前站住,猶豫是不是要此刻進去承擔那怒火了。高力士更是伸手叫來了一個小內侍,低聲詢問了幾句後,他便立刻壓低聲音對楊思勖說道:“是中書令張子壽參劾了武溫昚交連權貴,圖謀不軌,論關係,那武溫昚可是惠妃的堂兄。”
交連權貴這四個字可大可小,但問題在於後頭的圖謀不軌。這樣的指斥攤著誰,誰都得死,就連搭邊的親王都要左遷,更何況區區一個武溫昚?而且,能讓中書令張九齡這位宰相親自彈劾,如無意外,武溫昚恐怕是死定了!而是否會牽連到惠妃,竟也是天子一念之間。
武惠妃這麼多年都未能正位中宮,不就是因為出自武姓嗎?
和當年的武后一樣,武惠妃一樣是從不吝惜在中官那兒下重金的,故而高力士和楊思勖都拿過她的好處。此時此刻,兩人對視了一眼,即便有些憂慮,但高力士還是硬著頭皮道:“陛下,楊大將軍回來了。”場仗未必打得起來,可在大唐這邊各軍鎮增兵防戍嚴明的情況下,吐蕃那邊也決計不會放鬆警惕。而這種情況有利無害,長久的太平會讓邊疆兵馬失去警惕性,如今這種對峙的情形並不壞。
可這一次的驚險,他一定要汲取教訓!不是每一次都能洞察到某些細節,由是挽回危險局面!
當楊思勖千里迢迢押解了牛仙童回到洛陽的時候,已經是十月末了。
這時節北地的天氣已經寒冷了下來,高力士親自在洛陽宮外迎接他時,少不得連道辛苦。楊思勖看也不看萎靡不振面如土色的牛仙童一眼,哂然笑道:“不辛苦,這一趟河隴跑下來,大家就能放心了。所見所聞不虛此行,牛仙客杜君禮這河西隴右二節度,行事固然不同,可相同的便是穩如泰山。”
“穩當就好,安西那邊傳來了緊急軍情,突騎施又不太平了,竟然再次發兵攻打北庭和安西。”
說到這事,高力士一面擺手吩咐跟著的人把牛仙童押解下去,一面請了楊思勖同行,低聲解說了各種原委,最後嘆道:“大家已經後悔了,當初就不該把碎葉鎮給了突騎施,以至於這些喂不熟的狼崽子無時不刻都在虎視眈眈,只想從咱們大唐身上啃下一塊肉來!所以,杜君禮這次也不是沒招人埋怨。甚至有人說,將錯就錯打了吐蕃,拿下鹽泉橋,豈不是更好?”
“嘿,如果不是郭英乂給牛仙童出的主意,而且挑唆了鎮西軍中不少軍將,結果反而被杜君禮識破,這事情也許還能將錯就錯。既然杜君禮都和牛仙客聯名上書了,再提什麼將錯就錯,簡直是蠢話。事關邊疆軍馬調派,再加上郭英乂已經不是第一回這般狂妄大膽了,陛下寧可先把吐蕃放在一邊,也決計容不得如此滑胥鼠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