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日本人對恩情的反應:不論感情多麼錯綜複雜,只要“恩人”實際上是在自己或者說“我的”等級範圍之內的人,或是他做了一些我們自己在那種情況下也可能做的事情,比如在颳風的日子裡幫別人揀起帽子等的人,或者是欽佩我的人,我們就可以對這種“恩情”心安理得。如果不是這種情況,“恩情”就會成為人們難堪的痛苦。不論這種“恩情”是多麼微不足道,人們也應該對此感到難過,這是一種美德。19【19薩評:如果刻薄地討論日本人對於恩的看法,也許可以寫出一部《醜陋的日本人》來。對於自己需要的東西,日本人認為從下位的人那裡奪來,比從上位的人那裡獲得恩賜更有面子。因為上位的人是用來尊崇和進貢的,而下位的人天經地義就是來臣服和納貢的。在日本人傳統習俗裡,人要麼比自己高,需要百分之百的尊敬,要麼比自己低,可以百分之百地欺壓,就是很難找到平等的概念。】

日本人都知道,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過多的恩情都會帶來麻煩。這一點可以從近期的雜誌的“諮詢專欄”中找到明顯的例證,它有點像“失戀者信箱”,是《東京精神分析雜誌》的專欄。它的答疑毫無弗洛伊德20【20薩評:讀到這裡我曾經感到一愣,因為當時弗洛伊德剛剛逝世四年,想不到他的影響已經如此強大,以至於大洋彼岸的美國人都對這位猶太大夫的學說朗朗上口。要知道他的代表作《夢的解析》只印了600冊,卻賣了8年,我曾下意識認為他也是一個生前不太得志的大師。弗洛伊德(1856~1939),奧地利精神病學專家,精神分析學說的創始人,將無意識行為與心理活動聯絡了起來,因為對人的潛意識研究有著深湛的造詣而聞名。他認為,人格缺陷或者精神疾患,往往與人被壓抑的慾望或曾經遭受的傷害有關,其中,性慾在人類的慾望中佔據主導地位,甚至對權力的追求都發源於原始性慾的不滿。】精神分析的色彩,完全是日本式的。一位上了年紀的男性在徵求意見時這樣寫道:

我是一個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的父親。我的老伴十六年前去世了。我為了兒女考慮,因此我沒有再婚,孩子們也一直認為這是我的一種美德。現在,我的孩子都結婚成家了。八年前兒子結婚時,我退居到離家幾個街區遠的一幢房子裡。有一件難堪的事情,三年來,我一直和一個夜度娘(被人賣到酒吧當妓女的人)在一起併發生了關係。21【21薩評:日語中稱這種賣笑女子為“遊女”,這種職業在今天的日本屬於非法。日本雖然存在各種各樣的性服務,但法律禁止公開賣淫。】我聽了她的身世後十分同情,就花了一小筆錢替她贖了身,並把她帶回家,教她禮儀,讓她在我家做用人。她責任心很強,而且生活節儉。但是,我的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們都因此而看不起我,把我當做外人。我並不責備他們,這是我的過錯。

txt小說上傳分享

歷史和世界的負恩者(7)

那姑娘的父母似乎並不瞭解這一切。由於那姑娘已到了結婚年齡,所以她父母來信希望她能夠早日回家。我同她的父母見過面,並說明了具體情況。她的父母雖很貧窮,但並不是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