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個還算標準的軍禮。

李班長咧開大嘴一笑:“好!請坐下。?”

“是!”殷兆寧再次向班長敬了軍禮,然後嗵地一聲落坐。李班長又問:“你參加過軍訓?”

“報告班長,零零星星地學過一點皮毛。”

“嗯;你這個兵還要得。在西藏長大,那,你精通藏語吧?”

“說不上精通,只會一點日常用語。”

“這就行了。交給你個任務:負責教會尼瑪次仁聽懂漢話,並且還要會說漢語。”

“是,保證完成任務!”受到班長的重視和重用,殷兆寧顯得異常興奮,女孩子般俊秀的臉上發出了超乎尋常的紅光。 。 想看書來

第二章2 新兵連一班

按照總隊新訓辦公室統一規定,新兵到部隊後第一個星期為環境和心理適應第一週期,不安排任何軍事訓練。李大軍班長的主要任務,一是陪新兵聊天,在聊天中講授一些諸如西藏風土人情、高原保健常識之類的東西,二是教會新兵把鼓鼓囔囔的被子疊成橫平豎直的豆腐塊。

在羅一川的記憶中,那個禮拜是他當兵以來最輕鬆、最舒適的一段時間。阿曲支隊新兵營一連一排一班除尼瑪次仁外的所有新兵蛋子,一邊心情愉悅地傾聽李大軍班長擺龍門陣,一邊就牢牢記住了其他戰友的姓名,還掌握了“放下包袱精神好,緩行慢語不急跑,減少熬夜早睡覺,運動適度莫疲勞,不沾酒來勤喝水,少食多餐別過飽,當心冷熱防感冒,有病早治要記牢”等高原保健“密訣”。當然,最大的收穫還在於更清楚地認識和了解了西藏,知道了更多、更詳盡關於西藏的知識。比如,西藏曾經是汪洋大海,幾億年前,在崗瓦納古大陸與歐亞板塊進行了一場驚世駭俗的“擁抱”後,這片蒼茫的世界上最年輕、最高、最大的高原才橫空出世;又比如,西藏面積一百二十多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百分之十二點八,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高寒缺氧,空氣稀薄,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大,水能和木材蘊藏量均居全國前列;還比如,西藏節日繁多,幾乎全民信奉藏傳佛教,拉薩大昭寺門口的甥舅結盟碑記載著藏漢人民的深厚情誼,西藏於元朝正式歸入中國版圖,是祖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等等等等。羅一川把這些東西工工整整地記在筆記本上,每晚就寢前都“溫故知新”一遍,很快將它們從本子上轉移到了大腦深處。

在傳授內務整理技巧方面,李大軍班長更是有些高明手段,一開始,他就在全班九名新兵中開展了“比學趕幫超”活動,“誰英雄誰好漢,搞個內務比比看。”“互相學,互相趕,流動紅旗鉚在一班迎風展。”從李大軍班長嘴裡滾湧而出的這些順口溜,極大地調動了一班新兵練習整理內務的熱情,豆腐塊被子一遍遍地疊,三橫兩豎的揹包一次次地打;眼見九床嶄新的被子慢慢有了稜角,顯出了“豆腐”雛形,李班長和新兵們心裡的成就感便日漸濃烈起來。

這期間,新兵中最忙的要數普通話說得最標準的殷兆寧。除了必須完成和其他新兵同樣的任務,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為尼瑪次仁“傳道授業解惑”上,連比帶劃、不厭其煩地教尼瑪次仁說漢語:卡拉撒——吃飯,秀登假——坐下,瑪米——軍人,德秀打——過來……

對生性活潑好動的殷兆寧來說,當“老師”的感覺遠不及想象那般美妙——這活兒太需要耐心,太需要一副好脾性,太需要他始終堅持把心中的氣惱和嗔怨全部壓制在口腔至小腹這個範圍以內。“卡拉撒——吃飯,吃飯,吃飯……”往往,他必須得這麼反覆領讀十遍以上,尼瑪次仁才勉強能把“氣患”說成“赤反”,而且那“反”字後面還老是拖一長長的“岸”音,若非連聽帶猜,實在很難明白裡邊含有“吃飯”這層意思。好在尼瑪次仁相當用功,無論疊被子還是打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