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他有自己獨立完成的能力,但既然時間如此緊迫,我還是幫他一個忙好了”這樣一種心理,歐陽憐光謹慎地按照自己的職權範圍,恰到好處的將漢中一地全部兵力共計六萬人(包括老弱兵殘及不在編人員)壓到了巴蜀國門的前沿陣地——利州,以有窮的兵力成功地發揮出了無窮的聲勢,只差悍然發動襲擊這最後一步。
歐陽憐光陳兵利州的訊息傳到成都,陸子周看向素何元彭的目光幾乎是憐憫的。歐陽憐光的計謀不是一個還不滿二十歲的孩子所能應付的了。陸子周很清楚,歐陽憐光的做法無疑是對他本人有利的,然而他也有他的為難與矛盾之處。於是,在這件事上,陸子周保持了沉默。當然,他沉默與否都只是影響心情而不影響大局了。
這個時候,巴蜀的權力中心成都正處在如火如荼地內鬥之中。土著一派推出素何元彭,坐鎮王宮,掌握著元元生下來的孩子,巴蜀土著世代積累的龐大財富,還有素何平掌控著的規模龐大的衛軍;土匪一派以羅小乙為首,背後有隱居在怡園的陸子周暗中操控,掌握著蜀地之內真正能打仗的野戰部隊。短時期內,佔據上風的是土著一派。土匪的野戰軍雖然能踏平一切,但畢竟要分守各地,留在成都的也就有限了。土著的衛軍雖然無用,但的確是人山人海地戳在王宮外面。而況元元屍骨未寒。大姐的百日都沒過,就殺人家的丈夫,搶人家的兒子,如果沒有正當的理由,這事兒就算是土匪也是不好乾的。
在歐陽憐光的推動之下,成都兩派的鬥爭立即就上了一個臺階。土著一派所秉持的是閉關自守,絕不容忍任何外來勢力染指巴蜀的利益。素何元彭一聽邊界陰雲密佈,半是被害妄想症發作,半是借題發揮,立即便認定是葉十一要大舉進攻了,力主先下手為強。土匪一派則正相反。元元已死,他們所求的只是榮華富貴,巴蜀如何是不傷心不傷肺的,所以主張談判。
這個時候,具有決定意義的就是把守利州的主將了。很遺憾,這位將軍正好是兩派當中土著一派的,於是理所當然地選擇了禦敵於國門之外。這正中歐陽憐光的下懷,立即反擊。利州之戰在糊里糊塗之中悄然爆發。
說起來,利州之戰之所以能這麼快遂著歐陽憐光的心意爆發,真是多虧了鎮守利州的這位將軍。這位鎮守利州的將軍名叫韓有亮,乃是土得不能再土的巴蜀土著,長到四十歲從來沒出過秦嶺以外的遠門。因為他名字裡有個“亮”字,所以從懂事起最崇敬的人就是諸葛武侯,人生的追求自然也是成為諸葛亮第二。不過,這位候補諸葛時運不濟了一些,前半輩子並沒有什麼機會展露大才。直到前往利州上任之前,他最輝煌戰役也只是帶領家奴搶奪美男,性質為街頭械鬥,對手為同等級惡少,規模為百人。可謂懷才不遇。不過,這並不影響韓有亮升級為諸葛亮的胸心壯志,他毫不氣餒地繼續努力著。不得不承認,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元元一朝身死,巴蜀風雲變化,土著土匪兩派鬥爭白熱化,素何元彭為了牽制土匪一派在劍閣的兵力,急需一位信得過的大才出鎮利州。幾番篩選之下,出身巴蜀大族,名氣向來又吹得極響的韓有亮就脫穎而出了,從而給了他留名青史的機會。韓大將軍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利州,然後,一手促成了利州之戰。
可以說,面對歐陽憐光的進逼,能做到毫不遲疑立即出擊的,縱觀巴蜀也只有韓大將軍這麼一個寶貝兒。雖然土著派的政治路線決定了只要坐在利州守將這個位置上的還是土著一派的人,戰爭早晚會發生,然而此外再換任何一個人,哪怕是笨蛋,在坐擁天險的情況下都有可能先看看再說。
為什麼呢?
不要忘了,韓有光是來做諸葛亮的!諸葛亮最了不起的,那就是一生只攻不守,永遠都是出奇不意神鬼莫測的進攻。諸葛武侯如此,他韓有光當然不能作縮頭烏龜。至於說他自己有沒有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