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比方;有一次我家裡被盜竊了;很害怕。之後我的一個朋友說;她被搶劫的時候;被人掐著脖子;拖著走;哭了一天。我聽了以後;一是很同情;另外我自己的心裡也好受些了。
記:書的主體記錄了你進行認知療法的過程。
李:我2003年4月開始吃藥;5月份的時候症狀就開始減輕了。抑鬱症的一個表現;就是我在現實中很混沌、很恍惚;常常會做白日夢。周圍的這些人和東西;我以為不存在;發生的事我也會經常記不住。有時我的先生迎面走過來;我都是視而不見的。比如我剛剛吃完藥;過了一分鐘我就忘記我有沒有吃。刷牙也是;有時候是我這次刷牙的感覺與上次的感覺在某一點上相通了;我才會想起我已經刷過了。
但是我夢境很清晰;包括夢裡麵人的臉;我和別人的對話;都很清楚;這些人生活中我可能從來沒見過;像從另一個世界裡和我相遇。幻覺、幻象、幻聽這些時刻干擾著我;沒辦法。然後我就試著寫認知日記。我把它寫出來;它就不會干擾我了。我有一臺黑色的IBM電腦;每當我寫完把它關上的時候;我就覺得它就在那裡面了;像魔鬼被裝進了瓶子裡。
認知日記的好處就是;把一天中無論多小的事情;高興的不高興的都記下來;你就會變得清楚一點。我既不看電視;也不看書;音樂也不聽;但是我為了自救;只好寫下來。
記:你覺得寫下來確實有用嗎?
李:有用。很快就有用了;我第二年的5月份做的測試已經變成中度了。寫到第二年的8月份;就基本上覆原了。中度就已經基本可以自己控制了;我就停了看看;覺得我可以不必做了。我是2004年8月停的;2005年我覺得我過得還可以。
李蘭妮與抑鬱症
生活中的李蘭妮
()
記:你寫這本書把從小到大的經歷又回顧了一遍;其實是你在找自己的病因。你覺得你的抑鬱症跟童年經歷的關係有多大?
李:我的童年的憂傷從哪裡來呢?我覺得應該從我還是胎兒期間的時候;就是說我還沒出生的時候就應該有了。我覺得我的母親當時並不是很想生下我。她剛剛從部隊裡回來;理想就是一輩子當個好軍人;因為她的祖上一直都是小知識分子;她並不想馬上生孩子。
記:你平時是個什麼樣的人?
李:我曾經是“別人訴苦的垃圾桶”;誰受了委屈都會衝我大哭一通的。他們在我這哭完了之後都是精神抖擻的;走出去之前都是樂呵呵的。然後我就會默默的為他們擔心;覺得幫不了他們。我既沒有權力;也沒有錢去幫他們;也沒有辦法幫他們去擋這些傷害。我覺得“我只為別人受傷”。
南方日報2008年4月20日文化週刊專版:一個人和抑鬱症的戰爭(4)
記:本來;看到別人高興;你自己應該也很高興。
李:我覺得這是我應該做的;但我可能不大能開啟自己的心扉。這可能與我曾經在部隊生活過軍隊有關係。我5歲的時候;因為備戰;我父親就帶我來到深圳的內伶仃島;孤島上的家屬是很少的;有知識的家屬在大城市;像廣州、佛山等;都不願意跟著丈夫去孤島。如果一個人沒有故鄉;沒有社會關係;會怎樣?我哭的時候不會像別的小孩那樣叫“媽媽啊~”;連爹媽都不叫;我的事情沒法跟任何人說。
記:在常人看來;你算是很順利的;本應該快樂才對。
李:我1999年就拿了正高職稱;在那個時候;50歲以前拿正高是很難很難的。我那個時候剛40歲;寫的電視劇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間播出;什麼都非常非常順;但是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不快樂?
記:你有深深的不安全感;這是你抑鬱的主要原因嗎?
李:這是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