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生命。

斯大林從來沒有卓越的預測能力。而在智慧的教條主義氣質下這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最主要的是,斯大林在具有堅強的意志和不大機敏的智慧的情況下,不能依賴職業的軍事知識。他不懂軍事科學,不懂軍事學術理論。他是在以鮮血獲取經驗、進行多次試驗和犯許多錯誤的過程中來掌握戰略學和戰役學的各種深奧道理的。他在內戰時期作為幾條戰線的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央全權代表所取得的經驗,對於佔據最高統帥職位的人來說顯然是非常不夠的。

斯大林能保持統帥的名聲,是靠了(儘管這一點很少有人談起)總參謀部的集體智慧,靠了一些在戰時同他一起工作的具有非凡才能的高階軍事將領。其中首先是沙波什尼科夫、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安東諾夫。斯大林實際上從來沒有在部隊、司令部、野戰指揮所裡呆過,對軍事體系的作用機制沒有真正的瞭解,常常缺乏(特別是在戰爭開始後的一年半內)對作戰時間、對戰場的實際空間座標、對部隊的潛力的感性認識。所以他的一些指示預先就註定無法執行,或者是沒有考慮好就匆忙採取行動。。。)

(六百七十二)“颶風”行動開始

而現在,這樣做的嚴重後果已經表現了出來。

“朱可夫同志到了,斯大林同志。”波斯克烈貝舍夫進來對他說道。

“請他進來。”斯大林說道。

朱可夫作為蘇軍總參謀長、最高統帥部副統帥,就當時對戰爭形勢的分析向斯大林作了緊急彙報。朱可夫說:“莫斯科戰略方向上的中**隊,看來最近期間不可能實施大規模進攻戰役,因為他們損失太大。他們現在缺少大量預備隊來補充各集團軍和保障中央集團軍群的左右兩翼。”

“我們經過研究認為,主要戰鬥可能在斯大林格勒地區某地展開,因為敵南方集團軍群裝甲坦克部隊主力己到達該地區。”

“我軍防禦最薄弱和最危險的地段是中央方面軍。掩護斯大林格勒方向的第13和第21集團軍人員很少,準備也不足。中**隊可能利用這個薄弱點,向扼守斯大林格勒的東南方面軍的側翼和後方實施突擊。”

“你的建議是什麼?”斯大林不耐煩地問道。

“首先加強中央方面軍,至少給它增加三個得到炮兵加強的集團軍:從西部方向抽調一個集團軍,從西南方面軍抽調一個集團軍,從統帥部預備隊抽調一個集團軍。委派一位經驗豐富的能幹的方面軍司令員。具體他說,我建議瓦杜丁將軍擔任。”

“怎麼,你認為可以削弱莫斯科方向嗎?”斯大林問。

“不。不是這樣。我們認為,這個方向的敵人暫時不會前進,而12至15天以後,我們能從西方抽調至少8個戰鬥力很強的師。其中包括1個坦克師。這樣就不是削弱而是加強莫斯科方向了。”

一陣可怕的沉默。

“你去工作吧,我們一會兒叫你來。”斯大林說道。

朱可夫收起地圖,懷著沉重的心情離開辦公室。

由於紅軍在此前的戰鬥中遭受了慘重的損失。中**隊完成了對蘇聯的第一次大突擊,將近百萬紅軍部隊包圍殲滅,並奪取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戰役結束以後,中**隊一路向蘇聯西部國土推進,兵鋒直指莫斯科,在蘇聯紅軍的拼死阻擊下。中**隊終於停下了腳步。

在南方,中**隊則在斯大林格勒外圍停了下來。

在雙方戰線穩定下來後,雙方都在積極地進行著緊張的備戰。

大規模的會戰雖然停止了,但零星的戰鬥卻一直持續著。這些戰鬥給蘇聯紅軍造成的傷亡,加起來並不比那些大戰役少。

與此同時,中國空軍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對蘇聯腹地展開了轟炸,成千上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