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架中國飛機不停的對蘇聯的城市。工業區和軍事基地進行著不知疲倦的攻擊,彷彿他們的炸彈永遠也用不完。
窗外的防空警報又響了起來,斯大林並沒有象他的秘書們那樣,打算躲進防空洞。而是來到了窗前,向灰暗的天空眺望著。
天空中。成群結隊的中國攻擊機出現了,他們呼嘯著俯衝下來。斯大林看到一連串的火箭從中國飛機的機翼下射出,地面上立時騰起一道道火光。
蘇軍的高射炮開始射擊,但他們的反擊在中國人的攻擊面前,顯得那樣的無力。
蘇聯戰鬥機出現了,和敵機在天空中追逐廝殺起來。
戰鬥空前激烈,斯大林不自覺地數著雙方被擊落的戰機數量起來,並沒有擔心敵機會突然飛到他面前,一通掃射,將他打成篩子。
中國人和中國人一樣,對文化古蹟有著近乎狂熱的喜愛。中國飛機的每一次進攻,都會將能看到的軍事和工業設施炸得稀爛,但對於俄羅斯的歷史文化古蹟都能做到手下留情。這也是為什麼克里姆林宮現在還好好的原因——斯大林知道,是中國人沒有炸克里姆林宮,而並不是象蘇聯宣傳部門告訴民眾的那樣,是蘇聯軍民英勇保衛的結果。
斯大林不會想到,就在他觀看空戰的同時,楊朔銘已經批新途徑同意發動對莫斯科的進攻,甚至還非常地急不可待。他命令,“中路必須在八天到十天之內開始行動。……包圍他們,擊敗他們,消滅他們。”
楊朔銘對這次進攻莫斯科抱有很大的期望,為之起名為“颶風”,顧名思義,就是要猛烈襲擊蘇聯人,要在莫斯科前沿殲滅蘇聯人的最後的作戰部隊,他要把蘇聯徹底打垮。
為了使“颶風”計劃具有符合計劃目的和代號的力量,中**隊中央集團軍群調集了85個師,230萬人,127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7460架飛機,24000多門火飽和迫擊炮。數量比原定計劃多了近二分之一,在中蘇戰場上的7個坦克集團軍中,就有4個投入了進攻莫斯科的戰役。同時,還有6個航空大隊支援中**隊的地面部隊。
蘇聯方面此時只准備了3個方面軍:東方方面軍、預備隊方面軍和莫斯科方面軍。這3個方面軍總共有105個師,185萬人,4990輛坦克,1677架飛機,8600門火炮和迫擊炮。
根據中**隊的部署,蘇軍指揮部採取措施,建立了縱深防禦。但3個方面軍未能及時識破中**隊的意圖及部隊的主攻方向。東方方面軍把主力放在沃羅涅日以東,而中國中央集團軍群的兩支突擊部隊卻放在了蘇軍的兩翼,以便從南、北兩邊深深地包圍和迂迴攻擊東方方面軍主力。
莫斯科方面軍的情況也和東方方面軍一樣。它幾乎把所有的預備隊都放在了高爾基附近,而中**隊卻從古比雪夫發動了主攻。
1944年12月12日後半夜。中**隊在蘇聯戰場的所有連隊裡,向士兵們宣讀了楊朔銘的命令:“今天將開始本年度最後一次決定性的大規模交戰。”
從12月12日拂曉起,中**隊的炮兵向東方方面軍陣地開炮,隨後便轉入了進攻。30個滿員師的突擊在45公里的地段上壓在了盧金第19集團軍右翼兩個人數不多的師和鄰近的第30集團軍的兩個師身上。雙方力量對比懸殊:人員是7至8倍。坦克幾乎為10倍,大炮和飛機為9倍。中**隊很快就在第19集團軍和第30集團軍的接合部上開啟了一個40至50公里寬的缺口。各快速兵團由這個缺口從西北迂迴蘇軍,急速向蘇軍後方衝去。在另一方向,預備隊方面軍的第43集團軍也沒能阻止中國第4野戰集團軍和第4坦克叢集的衝擊。這幾個蘇聯集團軍面臨著被合圍的危險。
然而,這一切東方方面軍司令羅科索夫斯基並不知道。在第16集團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