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天,都贊龍虎山是名不虛傳,不愧是道教著名的洞天福地。到了道觀前,按照界內的規矩在知客小道處投了拜帖,不一會就有人畢恭畢敬地來迎接了,排場也是很大,鐘鼓鳴罄,管絃聲囂,擺開香案起了法壇,當是迎接道教特使的禮節。一番禮儀客套過後,一名中年道人向來使介紹了山上的情況,並替天師後人傳達了不能親迎的歉意。原來龍虎山有座天師宮,住著張天師的後裔,在道教中地位尊貴無比,能與儒教的孔府比肩,延連千年不衰。外部則交由傳人弟子打理俗務。郝世忠心中不悅,心想天師後人自然是尊貴的,不必勞動大駕來迎,但管理俗務的天師門掌門總該來會面吧,彤雲生好大的架子。他耐著性子和接待的道人閒談了會,就將話題引向敏感的問題上。道人似早有準備,不慌不忙地將幾人引到後面的殿裡,只見白幡高掛,素燭周列,中堂上俀?著副棺木,走近一看,只見一個人端端正正地躺在裡面。寧一刀認得清楚,正是彤雲生!幾人都呆了,面面相覷。寧一刀見彤雲生口鼻尚有血跡未抹得乾淨,這死狀讓他想起王圖鹿走火入魔的情形來。難道彤雲生已經找到了那本寶典,但結果卻和王圖鹿一樣練得走火入魔而死?甚至這本寶典都是假的,根本沒有什麼成仙之道,只是前人為了警示後者所開的玩笑,是以每練它的人都難逃厄運。難怪在清除自己的行動中,彤雲生並沒有親自出手,原來是病入膏肓了。他又假設了更深層次的原因,一個門派能屹立千年不倒,當然有它獨特的處世方法,有時候為了門派的清譽和榮耀,不得不做出犧牲。彤雲生這一死,於門派的聲譽就再無影響了,欲來興師問罪的人也找不到籍口。這一下是釜底抽薪,死無對質,即使有再多的證據和理由也無從查起。寧一刀不甘,索問魯大成的下落,接待的道人探袖取出一封信,寧一刀接過一看,認清是魯大成的手書,上面說明他皈依山門出家修道的意願,並表示將忘記俗世的煙塵,因此不來與寧一刀會面了,祝願寧一刀日後平安幸福。寧一刀發了半天呆,思及魯大成的畢生經歷,覺得這是他不錯的歸宿。

幾人無語,在靈前上了幾柱香就下山了。出得山門外,寧一刀感慨萬千地回首望,見高遠處的山門旁有一個默默掃地的黑衣道人,寧一刀忽然發現他的眼神似乎和那隻牆壁上的狗一樣,連跛的腿都一樣。

*************************

忘憂山上風景怡人,翠蔭如蓋,鳥語纏綿,柔和的清風徐徐送來山下寺廟的鐘罄佛音,一派遠離俗世的清淨,讓俗務纏身的人把煩惱憂愁也消解了。因此,有不少人慕名來登山遊玩,遠眺城市風景,小雨過後,更可領略山澗飛瀉的流泉,偶爾還會驚喜地發現林梢上飛過的小鳥,頓時發出一陣陣驚歎。但人們並不知曉高處茂密的樹枝上除了鳥兒還有一個人。

他閉著眼睛,堅毅剛直的臉孔瘦削如刀刻,懷裡抱劍斜靠在樹幹上假寐。

闊別經年,西門行重返留給他傷心記憶的城市,風塵樸樸地痴立在熟悉又陌生的繁華街頭,在起伏如浪的人潮中茫然若失,昔日的快樂和痛苦像風一樣遠去了,但風颳過的傷痕卻沒有消逝,常在孤獨的不眠夜晚響起回憶的呼嘯。雖然在這城市有位好朋友,但西門行並不準備打擾他,隨著年齡的加大,他越覺得和朋友是兩個世界的人,朋友有自己寧靜幸福的家庭和學業,而自己是四海為家,浪蕩江湖的人。他身上並無多餘的錢去旅社投宿,便按照遊歷的習慣在城市的邊緣找一片樹林棲身。這裡僻處寺院的後山,環境清幽,離城市又不算太遠,正是理想的去處,但他意想不到在這裡發現了一個讓他又驚又喜的線索——怪物的爪痕,於是他決定守伏怪物再次歸來。後來碰巧遇到了寧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