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的運力,而這兩千噸糧食不但是對漢國的一次行政上的交換,同時還是給物流打了個廣告,大宗小宗的貨物集中一車發往浮雲或是其它三國的任何一國的國都,只要在公路的運輸範圍之內就行。
兩千噸的糧食,四天就運輸完畢,登時就讓浮雲物流打響了名聲,而一些西域商人也找上門來,商量著是不是能修一條直通西域的大路。
對於這個計劃,丁君霍是求之不得的,但是卻不得不考慮到東方與西域的沙漠和大山的阻隔,成本實在太高,高到浮雲就算是發行債券也無法承擔,只能靜等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
現在的浮雲物流只要是將貨物運送至浮雲、海口、楚國、漢國四地,至於吳國,大路還沒有修通,被一條足有一千多米寬的浮雲大河給阻住了,這才是路橋上最大的難題。
469 通暢
浮雲大河已經是一條接近大江的河流的,原本並不叫浮雲河,只不過浮雲強大了,它的命名自然就跟著改變,浮雲大河固然是運輸的一條主動,河面上卻無法架橋,哪怕是最窄的部分也架不起,因為它在吳國境內,同時也是一條天險。//
不過現在要修通一條大路,沒有橋是絕對不行的,而路橋界的第一位工程師車順利自然而然的就要擔起這個責任來。
他所選擇的這處河面,算是窄的,其實還有更窄的地方,位於兩山之間,最窄處五百米,可是如果要在那地方建橋,還要開啟兩條隧道,成本更高,而車順利,更想知道,自己倒底有沒有能力建起一條長超過一千米巨大索橋。
河面寬八百米,還要考慮到訊期河水上漲,兩岸做好防汛工作以後,這個寬度也在一千五百米左右,哪怕是放到現代,也相當於松花江大鐵橋的長度了,正是因為這座橋,才使得通往吳國的道路修建停滯不前。
道路已經修到了河邊,完全投入使用,可是過不了河,運輸無法承擔,自然談不上鋪設。
吳國看著楚、漢兩國修通大路以後,國都周邊的商業一下子就發展了起來,幾乎是一天一個樣,登時急了,又向路橋方面派去了一萬民夫,意圖用人力來增加工程的地度。
只可惜,修建這座大橋屬於高技術含量的工程,還是到目前為止,最長,技術含量最高的一座橋,不是人數就能解決的。
車順利把吳國派來的使者全都趕出了工程指揮部的帳蓬,在耳朵邊嘰嘰歪歪的惹人心煩,而那些做為使者的太監們也都知道這位脾氣不好的傢伙是浮雲工程師,地位頗高,倒也不敢逼得太緊。
車順利的面前擺著由特種部隊出面繪製的這一帶最精細的水文圖和地圖,手上的鉛筆在地圖上不停的移動著。
“車工……”一名資深技術員說道,現在車順利已經從車大改成了車工,意思就是車順利工程師的簡稱。
“現在我們的架橋技術已經相當強了,五百米之內的架橋我們可以在十天之內完成,而且我們現在身後有一條大路,後勤運輸沒有問題,所有的物料都已經到位,就堆在我們的身後,而我們現要解決的唯一難題就是如何在河心打樁。”技術員說著,在地圖上畫了兩個點。
“只要我們能在河心打下兩個樁來,立起支架,五百米的跨度,我們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架起橋樑來。”技術員們信心十足的說道。
“我們已經探過了,河心處深達十米,這麼深的河水,我們又如何能打下想要的河樁啊!”另一名技術員頭疼的說道。
從前架橋的時候,也不是沒在河裡打過樁,不過都是要在四周建起隔水帶,在河心處隔出一塊空地來打樁,而且從前建的橋也相對簡單得多。
“我想,我們是不是可以建起一個河水島來?此時水流湍急,不適合河下打樁,可是我們可以建起一個河心島來,用來承擔橋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