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似性,這種相似是內在的,因而其建立的關係可能更加持久;而生產活動中的關係建立本身包含了很多的個體外的因素,這種關係很可能隨著職業變動、部門轉變等因素而發生變化。其三,消費活動中結成的關係本身已經成為個體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成為職業、工作結成的生活圈的有效補充。而且,重要的是,消費作為關係整合的力量在其生活中已經開始表現出來,“理髮風波”則是直接體現。如果說她對“新之膚”的選擇表現了我們前面所述的消費空間的區隔的話,那麼消費中社會關係的區分表現得更為明顯:一方面,與G6一同前去的夥伴也是她經常外出逛街的同伴,如她所說,二人的關係主要集中在消費之中,雖然是同事,但工作中的聯絡很一般,二人的關係主要是在消費中形成的;G6與其樓下理髮店的衝突反映了不同階層消費觀念的區別,這種區別成為不同階層差異的主要方面;也對社會關係的親疏遠近形成了一定的影響;“新之膚”同其他任何俱樂部形式的消費場所一樣,在那個社群附近,它的顧客多為中產階層家庭婦女,這樣的場合本身就是一種區隔,這是一種對不同收入、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的區隔。這樣的區隔也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反映,這種區隔空間成為同一階層人們的活動空間,成為他們建立社會關係的整合空間。
G6的“理髮風波”其實只是我們生活中可能發生的故事之一,前文對於消費空間區隔的結果表明,區隔或者說消費空間的階層趨同性正在形成並加大。但這種消費空間也只是人們展開其社會關係的空間,在這種空間區隔的背後起作用的必然是消費觀念所造成的關係分合的區隔。G6與同事劉的關係其實正是很好的說明,可以說她們的交往始於消費,基礎是共同的消費觀念,而這種關係進而延伸到她們生活中的其他方面。G6所談到的有關她美容的問題,其實也是這樣一種關係整合的表現。值得注意的是,“理髮風波”中表現出的更多的是消費對於不同階層群體之間的關係區隔:透過消費,不同階層的群體之間保持並拉開距離,形成關係上的遠近之別;而G6與劉的交往及美容消費則表現了由於消費觀念不同所導致的同一階層內的關係分化,認識到這一點在目前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也就是說,由於目前我國城市中產階層在消費觀念上並沒有達成一致,這種關係區隔也會在階層內形成區隔,而這種區隔顯然是在階層間的分化的基礎之上形成的。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階層消費的社會效應(7)
G6的生活中所表現出的消費對於社會關係的聚合情況在另外的訪談中也得到進一步的反映,且更加明顯。Z11和Z12是一同接受訪談的同事,她們兩人的消費水平相近,在消費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上她們持相似的看法。在選擇購物的同伴時,Z11的看法是:“應該是跟自己的品味、格調差不多的人吧。是跟自己的消費能力、選擇觀念一致的。好像我們這些人(同事)基本上還都比較接近。”Z12的看法是:“肯定是有相同的消費能力,否則,如果我在買她又不買,或者她在拼命買,而我又買不起,肯定會影響購物情緒的。”
從對此二人的訪談中可以明顯感覺到,消費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主要是透過將品味、格調、消費能力、選擇觀念相似的人聚合在一起,如果消費能力不同的話,人際關係可能會受到影響。Z11和Z12對於自己、對於自己的朋友的消費能力基本上都有一個大概的認知,這是她們判斷、選擇消費同伴的因素之一。但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即她們的消費同伴除個人喜好上的相近外,職業、收入、社會地位等基本上相近,這其實是她們消費的基礎與前提。Z11也曾談到她的朋友雖然與她經濟收入上差別較大,但購物的次數也較多,二人趣味相近。但訪談中我瞭解到,Z11的丈夫收入不菲,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