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公司素有積怨的大華電影社的顧天為,迅速請人將《啼笑因緣》改編成劇本,並根據當時《著作權法》的規定,搶先向民國政府內政部申請了准予拍攝《啼笑因緣》的執照,並與黃金榮勾結,高薪從明星公司挖走主要演員。只有女主角胡蝶不為金錢所動,依舊效忠明星公司。時有人謠言稱張學良不抵抗日本侵略軍,在北平與胡蝶跳舞行樂。顧忌恨胡蝶,特在天蟾舞臺排演新戲《不愛江山愛美人》,藉以坐實謠言。於是張學良與胡蝶的緋聞在全國不脛而走,事實上兩人並不相識。張恨水對顧天為的惡行十分惱怒,站出來公開支援明星公司。1932年6月,明星公司的第一集《啼笑因緣》有聲影片終於上映。當影院已座無虛席,觀眾們期待電影上映時,顧竟從法院弄來一個“假處分”,帶著法警來到電影院,要求南京大戲院立即停映。明星公司無奈之下,只能向法院交了3萬元,撤銷了“假處分”,使影片得以準時放映。接著,顧又請黃金榮出面,讓內政部下令明星公司停映《啼笑因緣》。明星公司迫不得已,請杜月笙居中調停,章士釗做法律顧問,交了10萬銀元的鉅款,與大華達成了“和解”。

《啼笑因緣》自1932年上映後,先後十幾次被搬上銀幕和熒屏,成為近百年來小說改編創下的最高紀錄。

隨著名氣的與日俱增,張恨水的稿費收入亦愈加豐厚。上海世界書局請張恨水寫四部小說,稿費按千字8元計算。張從上海帶回了8000元現款,當時上海小報立即刊載出張恨水“幾分鐘就拿了數萬元稿費”的神話,號稱張“在十幾分鍾內,收到了幾萬元稿費,在北平買了一座王府,還自備了一部汽車”。

《啼笑因緣》在《快活林》連載後,上海讀者感到耳目一新,很快就像是一股旋風颳進了上海灘,上海讀者為之瘋狂。接著《啼笑因緣》又傳遍了大江南北,全國各地,成了“最時髦”、最暢銷的書,一時間竟出現了“啼笑因緣熱”!

《啼笑因緣》出版後,要求張恨水寫續集的讀者信,從全國各地像潮水般湧來,3年不輟。張只好在報上發表文章說,因“不願它自我成之,自我毀之”,“所以歸結一句話,我是不能續,不必續,也不敢續”。1933年,張恨水送母親回安慶時,順便赴上海探友。張一到上海,就被書商包圍,天天磨著他寫續集。而且當時《啼笑因緣》居然有十幾種“續書”和“反案”。面對此種局面,又聯想到國難,張寫了《啼笑因緣續集》,讓書中的人物都投身抗日,並且為國捐軀。這樣的安排一來為宣傳抗日,二來是為了不會再有續集的續集。

雖然張恨水最暢銷的書是《啼笑因緣》,但他最喜歡的卻是《春明外史》和《金粉世家》。他曾對子女說:“《啼笑因緣》寫得並不太好,你去看《春明外史》和《金粉世家》吧。讀一遍不行,要一口氣讀三遍,然後再來問我。”兒子張伍的戀人第一次上門,張對未來兒媳說:“你看過《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嗎?《啼笑因緣》並沒有什麼好看的。如果有興趣,請你去看這兩部書。”

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平新聞界差不多主要的報刊都在連載張恨水的小說。到三十年代,當時全國最重要的兩家報刊——上海的《申報》和《新聞報》,都在連載他的小說。

民國年間,曾有不法書商盜用張恨水的名字,攢出了一百多部偽書,在市面上銷售,讀者一時無法分辨真偽,亦非常熱銷。

【擁躉】

《金粉世家》最受女讀者的歡迎。張恨水在許多場合總會遇到一些女讀者,問他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