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

【風靡】

據左笑鴻、賀逸文、夏方雅合寫的《〈世界日報〉興衰史》記載,每日下午兩三點鐘,許多讀者便在報館門口,焦急地排隊等待當日報紙發售,只為先睹《春明外史》為快。他們不論寒暑,不管風雨,堅持在報館門口排隊,天天如此,一排就是5年!《春明外史》寫到第13回時,由《世界日報》出了單行本,發行不久,即告售罄,接連數版,都迅速銷售一空。1927年11月,報社又將一、二集合並出版,也很快就售完。

1930年,上海世界書局出版《春明外史》全集,分上下兩函12冊,發行前,在上海《申報》、《新聞報》兩大報紙上刊出巨幅廣告,並將全書86回目聯文,全文大字刊載。此舉轟動了整個上海,吊足了讀者的胃口。書發行後,一版再版,每次都搶售一空。當時,上海和北京的作者,各有地盤,北京的作者一向不被上海報紙約稿,而北京的報紙也從不約上海的作者寫稿,似乎井水不犯河水,張恨水的出現打破了這一約定俗成的慣例,成為北京作者打入上海灘的第一人。隨著《春明外史》進入上海,張恨水也成為南北皆知的人物。

張恨水精心創制的九字回目,受到讀者、詞章愛好者的激賞,他們不僅吟誦研究,而且“私淑者”大有人在,萬枚子、金寄水、劉肇霖、蕭豹岑等都採用九字回目寫書。當時還有一位叫郭竹君的讀者,把《春明外史》的所有回目,全部用原韻和唱,投到《世界晚報》。《夜光》的主編左笑鴻,將全部回目刊出。和詩步韻,本是歷來文人常見之事,郭竹君“唱和回目”,則屬破題第一遭,大概也是“空前絕後”了吧。

《春明外史》連載過程中,發生了“請命”風波。當小說連載到21回,寫到梨雲身染重疾,危在旦夕時,讀者紛紛寫信給張恨水,讓他筆下留情,免“梨雲”一死,甚至有人給梨雲開出救命的良方。還有人質問張恨水:“你忍心讓梨雲送命嗎?”

太原交通司令潘宜之的側室鄭秀珍長得很漂亮,也有文化,對潘就毫無感情,看了《春明外史》,心儀主人公楊杏園,對新聞記者產生了好感,認識了太原報人張慎之(名小說家“百花同日生”張秋蟲的哥哥)後,兩人一見鍾情,衝破阻力,逃到北平,終結良緣。張慎之進了《世界日報》後,同事們開玩笑地說:“沒有恨老,就沒有你們這一段姻緣,可得謝謝恨老這個大媒人呀!”

《金粉世家》出版後,不僅被拍成電影,北京的評書藝人還將它改編為評書,不僅在茶社說書,而且還在廣播電臺播講。現代題材被改編為評書,《金粉世家》可能還是第一次。

《金粉世家》在連載時,再一次發生了“請命”風波。當讀到冷清秋在大火中攜幼子出走時,很多讀者為冷清秋的悽慘命運灑下同情淚。張恨水的至交、著名的老報人萬枚子,看到此處,竟和夫人相對而泣。當讀者看到在昆明湖發現冷清秋丟失的鞋時,預感不妙,紛紛寫信給張恨水,讓他“筆下超生”,不能讓冷清秋死去。有的甚至對張恨水“口出不遜”。著名漫畫家華君武回憶,他看《金粉世家》時,曾給張恨水寫過一封信,要他不可“筆下無情”。

當《啼笑因緣》在上海《新聞報》連載時,《新聞報》的副刊主編嚴獨鶴立即與嚴諤聲、徐恥痕辦了一個叫“三友書社”的出版社,這個出版社惟一的目的就是出版《啼笑因緣》。

《啼笑因緣》成書後,張恨水有事到江南,看到此書的受歡迎程度,他說:“我這次來,上至黨國名流,下至風塵少女,一見著面,便問《啼笑因緣》,這不能不使我受寵若驚了!”

《啼笑因緣》還引發了一場著名的官司。1931年,上海明星電影公司購得《啼笑因緣》的演出改編權,決定將其拍攝成電影,由胡蝶、鄭小秋、夏佩珍主演,陣容十分強大。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