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難題。說得明白些,他倆所領導的義軍,和天下大部分義軍一樣,都屬於善於破壞,不善於建設一類,這就勢必會面臨內政方面無建樹的尷尬局面。

雖然魏、宋所部佔據了大半個河東之地,但這裡畢竟是李閥的老巢,人心傾向李閥,是以徵兵、徵糧都發生了不小的阻力。兩個狠人一合計,好嘛!既然這裡的人不願納糧,又不想當兵,那還養著他們幹嘛!魏刀兒所部採取了最簡單粗暴的解決辦法,他們直接滅掉了數個抵抗最激烈的村子,這使得河東百姓更為驚恐,大範圍的逃離世代居住的地方,結果白白便宜了謝天虎和竇建德兩人。

聽聞唐軍討伐,魏、宋兩人連忙開了個碰頭會。別說,這兩人在內政方面不怎麼行,可打起仗來一點都不含糊。

魏刀兒:“宋頭領,這次唐軍起兵八萬,已經與我部旗鼓相當,這仗不好打啊!”

宋金剛:“是啊,但是我等要在河東站穩腳跟,就非打這一仗不可,只要能大敗唐軍,不愁那些刁民不臣服。”

魏刀兒:“宋頭領可有什麼妙計?”

宋金剛:“首先:把沿途所有村鎮的糧食都搜刮一空,不給遠道而來的唐軍任何補給。其次:我軍可以收縮兵力,讓出部分鄉鎮給唐軍。這樣一來唐軍不但要養活自己,還要養活沿途的民眾,過不了多久,唐軍就會缺糧,軍心必亂。到那時,我軍再全力出擊,定然旗開得勝。”

魏刀兒:“好計謀,怕就怕唐軍來個狠的,不管不顧沿途百姓死活。”

宋金剛:“那樣的話,豈不就戳破了唐軍愛民如子的謊言麼,到時候,唐軍在河東人心盡失,我軍出擊,一樣能擊破唐軍。”

“好!”

魏、宋兩部依計行事,沿途搜刮糧草,不給唐軍剩下一粒糧食。又主動退出了大片佔領城池,龜縮在晉陽城內,準備與唐軍耗下去。

結果李神通果然中計,他一路上兵不血刃的收復了數座城池,接連向唐王報捷。只是他所統轄的八萬唐軍精銳大部份都是河東人士,眼看親朋好友捱餓,豈能不救!是故,唐軍救的人越多,軍糧消耗得就越快,不到半月,唐軍就開始缺糧,全軍上下軍心浮動。

李神通一發狠,孤注一擲,猛攻晉陽城,寄希望在最短時間內結束這場戰爭。但是魏刀兒和宋金剛早就在此做好了完全準備,憑藉晉陽城高牆後,再加上人數優勢,穩穩的守住城池,與唐軍繼續這麼耗下去。

終於,唐軍再也堅持不住,開始準備撤軍南返,但這一切都被精明的宋金剛看在眼裡。

唐軍剛退,宋金剛就帶著魏、宋兩部的精兵追了上去,軍心已亂的唐軍怎是宋金剛等人的對手,一接戰就被打得大敗,被魏、宋聯軍殺死兩萬,俘虜三萬多人。

李神通帶著兩萬多殘兵敗將退出河東,經過此役,唐軍也正式被天下人嘲笑為“紙糊”的軍隊…!

唐王李淵接到河東敗報,口吐鮮血,暈倒在龍椅上。

數日後,唐王李淵宣佈,任命其二子李世民為統帥,總領十二萬精銳唐軍,二討河東。

………………………………

第二十章 晉陽攻防戰

李二(李世民)不愧為用兵高手,他充分吸取了李神通失敗的種種原因,慢條斯理的把各種後勤工作佈置妥當,這才帶著十二萬大軍從龍門渡過黃河,駐紮在柏壁,與魏刀兒和宋金剛所部對峙。(在謝天虎看來,隋末唐初這段歷史中,真正的帥才就只有兩個,一個是李靖,另一個就是李世民。至於其他人,都得往後靠。)

當時,黃河以東的州縣遭搶劫後,沒有糧倉,百姓懼怕侵擾,聚居在城堡中,徵集不到東西。幸虧李二準備得當,軍糧備得足足的,於是唐軍養精蓄銳,休兵餵馬,只命非主力部隊的將佐找空子抄掠,大軍則堅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