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7。7萬輛,空軍總編制增加至55個空軍航空戰鬥師、10個空降師、17個運輸師,海軍總編制重新調整為中央航空聯合艦隊、本部海防艦隊、太平洋聯合艦隊、印度洋艦隊、遠東艦隊。海軍陸戰隊擴編至52個旅。

至此,帝國海陸空和戰略部隊加起來的中央國防軍總員超過570萬人,相比戰前擴大了2。3倍。即便如此,這還不是帝國國防軍的極限狀況,帝國仍然擁有超過400萬的適齡退役官兵儲備,沒有徵召入伍服役,如果加上帝國新兵儲備,帝國國防軍極限大約能擴增至2000萬的規模。

在整個世界範圍內,除了蘇聯。沒有其他國家能夠同帝國在兵員總數上競爭,而在軍官儲備總量上,蘇德美英四國加起來也未必能超過帝國,帝國的軍官教育體系不僅水平更高,規模也更大。每年超過2。4萬名青年軍官入役的水平在世界上堪稱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軍事教育大國。

按照中央軍部的規劃,到1940年底,帝國海陸空三軍總員才會達到650萬的規模,此時就將是帝國國防軍全面進攻日本,揮師進攻日本本土的時刻,在此之前,帝國國防軍所要做的就是繼續消耗日本資源,將日本封鎖在海洋之中,保證在進攻日本本土之前,使得日本無法有效的獲得海外資源,只能依靠本土資源同帝國國防軍作戰。

這是一場長期的封鎖戰。

帝國並不需要將所有的國力都投入到中日戰爭之中,但如果有必要,帝國隨時都能在某個瞬間迸發出更強的力量,遏制日軍在某個局面階段獲取勝利,譬如在亂箭計劃中,傅作義的失敗和畑俊六的超常發揮就未能阻止帝國繼續走向最終的勝利。

……

在帝國戰略部隊投入到戰爭中後,帝國調整了原有的戰術進攻步驟,開始強調戰略部隊的先行進攻,首先憑藉戰略部隊的導彈攻擊,消滅日軍重要的機場、通訊、彈藥庫、指揮機構,隨後是空軍派遣大規模的戰鬥轟炸機、攻擊機群清除日軍的堡壘、要塞、後勤、道路、鐵路、港口、炮兵陣地,在此之後才是陸軍的大規模地面進攻。

在這種情況下,日軍就完全無法採用有效的還擊策略,只能依靠山地優勢進行區域性防守,而這種防守所能起到的作用也隨之大幅削弱。

為了挽回局勢,阻止戰敗,日軍被迫繼續使用化學武器進行遏制,而帝國國防軍隨之進行的化學武器的報復戰規模也迅速擴大,在日軍無法有效使用化學武器進攻中國本土的情況下,帝國依靠空軍和戰略部隊優勢,與5月27日對日本馬關實施了第一波化學武器的報復戰,隨之擴大到東京、神戶、京都、廣島等城市。

戰爭變得異常殘酷,雙方都違反了國際條約,在朝鮮半島開啟了大規模的化學戰,而在這種戰爭中,日軍雖然有能力威脅,甚至是重創帝國陸軍,遭遇到的反制則更為嚴峻,日軍主要使用糜爛性毒劑,而東北國防軍則主要使用神經性毒劑,塔崩、沙林是帝國國防軍採取最多的化學毒劑。

相比於日軍,依託更為寬裕的軍費和常年的研製、戰爭準備,帝國國防軍在化學武器的防範裝備上準備的更為充分,先發起化學戰的日軍反而更為被動,更容易遭到化學武器的重創,比日軍更為悲慘的則是完全沒有防範能力的朝鮮平民和日本平民。

戰爭本來就是如此殘酷。

5月30日,細川忠康中將指揮部隊進攻金道嶺,並且在第一時間使用了芥子氣炮彈,但在半個小時後,該部就遭到了帝國中央空軍駐朝鮮第24師的沙林彈的報復攻擊,在金道嶺炮兵陣地也發射了多枚沙林炮彈反擊。

這場戰役註定會非常有名,並不是因為整個戰役過程中。中日雙方都大量使用了化學武器,而是在此次戰役結束後,日軍在朝鮮的駐軍徹底被切割兩個部分。畑俊六部和松井石根部同時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