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的那種熟稔強調說道:“日本外務次長森恪參見偉大的華皇陛下。”

森恪大概也沒有想到華皇會以這樣友好和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見他,心裡居然有一些說不出來的異常激動和興奮,臉色都是漲紅的,似乎有很多話要說,又顯得無比的剋制。

宋彪對於接見他的這件事並不抱有太多希望,很平常讓傅宜生在茶桌邊賜坐,並且讓內侍準備一壺同樣的烏龍茶。

坐下來後,森恪顯得更為激動,迫不及待的感激道:“能夠得到華皇陛下的召見,真是在下此生最大的榮耀,能夠見到中國歷史上最為偉大的皇帝陛下您,在下才愈發明白自己生活在一個何等偉大的時代裡,毫無疑問,這是整個亞洲的榮耀啊。”

“哦?”

宋彪很懷疑他這番話的真心與否,也無心和他浪費時間客套,就說道:“朕聽說了顧總長和你的談判情況,顯然不容樂觀,所以朕希望你親自來表述日本國方面的要求,朕希望你能明白,顧總長雖然是朕的特使,他說不,兩國之間還有協調的餘地,但如果是朕直接說不,那就真的只能到此為止了。”

森恪當即答道:“華皇陛下,在下非常明白您的,關於中日兩國停止現階段的軍事競賽之時,我國也早有此意,只是無法確定中國方面的誠意和真實的戰略意圖。中國和日本都是亞洲最為強大的現代國家,我們有權利分享這個龐大的世界,中國雄踞陸地,我國雄踞海洋,這本是兩國之間最為美好的情況,但在過去的這幾年間,中國一直不斷試圖擴大海軍,佔據本該屬於我國的海洋利益,這確實是不應該的,也不合適的。如果在下說的沒有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會爆發,正因為英國雄踞海洋的利益被原本屬於陸地大國的德國所侵佔。日本也希望維持亞洲的和平,這對中國和日本都是有利的,但我國決不能放棄在海洋上開拓發展空間的優勢,陛下,作為中國和亞洲歷史上最為偉大的皇帝,您設身處地的想,中國已經擁有了陸軍和空軍的優勢,擁有半個亞洲的陸地疆域和殖民地,還要和日本爭奪海洋上的這些對中國而言根本微不足道的小島嶼,在我國政府和國民看來,中國也確實是太霸道了。如果想要保持中日的友好及和平,我們都應當懂得謙讓,正如我國不盲目追求陸軍和空軍,以及在亞洲大陸上的霸權一樣,我國非常希望中國能夠剋制在太平洋和東南亞海域的擴張企圖,只有相互剋制和謙讓,中日兩個亞洲大國才能共存,華皇陛下,您說不是這樣的道理嗎?”

宋彪微微頷首,道:“你說的很有道理,確實啊,中日之間是需要相互謙讓的,但你不要忘記,中國海疆面積要比日本大很多,而且,隨著中國和外國經貿關係的發展,我們也需要更多的艦隊來維持國家利益。在亞洲,我們可以對日本保持謙讓的相互共存態度,但日本不能說我國連在南美和非洲、中東發展經貿及利益的都不可以吧?你們沒有能力將利益擴充套件到這一地區,不代表我們沒有!”

森恪答道:“華皇陛下,《司馬法》言,國雖大,好戰必亡。中國確實很大,內部問題同樣也很多,在這一點上是遠不如我國,我國雖然小,國民意志堅定團結,絕無分裂和自治的傾向,而貴國則不同。為求擴張而擴張,貴國必定將會得罪英美諸多強國,得不償失,不如安守現狀,以求穩為國之上策。”

宋彪則道:“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此為治國安邦之上策。中國究竟要如何治理,這裡面的問題,我們研究的比你們深入,所以,你不用在這裡以此為理由。”

森恪答道:“中國古代哲學家多如繁星,名言警句層出不窮,令人讚歎不已,聽華皇陛下如此之說,在下便想到了另外一句中國的古典名句,說的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宋彪笑呵呵的讚歎一聲,道:“有意思,好吧,確實是旁觀者清,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