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兩種貨幣在國際市場都屬於外貿流通貨幣,一旦大幅降低匯率又將進一步引發新一輪的國際金融危機。

現在的國際社會就是中英美三國處於相互對峙和角鬥的情況,中英矛盾相對過去有所淡化,中美矛盾又急劇惡化,而美英矛盾則依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矛盾之一。

在這種情況,英美也不能聯手逼迫中國,單方面的任何一國又缺乏對中國的絕對優勢。

三個國家現階段就是這麼耗著,因為很難在外交上對華實施壓制,美國就只能採取保守主義政策,透過新的法案排斥中國產品和中國資本介入美國,美國也不能直接針對中國,包括工業產品價格同樣低廉的日本也是它要防範的範圍,所以是所有外資企業都會受到影響,只是在美國投資比例很高的遠東財團會遭受最大的損傷。

去年在宋彪訪美期間,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承諾不會批准這一法案,但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情況還是非常不妙的,英國和歐洲資本在美國的投資幅度也不小,所以對這一法案也是持批評態度,可正如英美無法強迫中國一樣,中英也不可能強迫美國。

從現階段的國際環境來說,特別是經濟上的國際環境還是很混亂的,現在想要評斷二戰時期會是什麼情況,哪些國家會締結同盟之類的……基本不太可能,因為各國之間的矛盾其實都非常激烈。

比如說中法兩國,中法是真正的長期盟友,作為軍事同盟的關係是很牢固的,但在經濟上,雙方的矛盾也開始隨著中法經濟互補性削弱而變得激烈起來。

中國經濟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國貨精神之下的全面發展,以至於在精仿等領域和法國衝突日益擴大,相比之下,反而是中蘇經貿關係互補性極高,雙邊貿易額日益增加。

總說經濟決定政治,政治決定戰爭,這話有時候也不是很靈驗。(未完待續。)

第270章 領導亞洲

不管是在21世紀,還是20世紀,中國想要和平崛起的難度都是很大的,同日本打了將近三十年的中日經貿戰爭,如今的中國又開始和美英德法展開了新一輪的經貿戰爭,而其中最為劇烈的莫過於中美經濟之戰。

與當年的中日經貿戰爭不同,現階段越發激烈的中美經濟戰爭不僅是產品的競爭,還有資本輸出的競爭,美國可以透過立法防禦中國產品在美的銷售,卻無法用同樣的方式制止南美和其他國家進口中國商品,特別是在南美市場,雙方必然需要透過資本輸出的方式對南美國家進行牽制。

這幾年正好是美國經濟實力和資本輸出能力,以及在外交和軍事領域最乏弱的時期,在中美經濟戰爭已是不可避免的情況下,中國正是乘著這一特殊時期,乘著美國資本大規模撤出南美市場的真空期,對南美大幅度輸出資本,利用大蕭條的世界危機低價入市,在南美洲牢牢掌控著經貿上的金融控制權,擴大對南美洲的資本和產品輸出規模。

南美洲已經成了中美矛盾在現階段的一個焦點問題。

如今畢竟是美國實力最弱的階段,缺乏反擊力度,宋彪也正是在此期間舉行了一次環球訪問,改善中英關係,加強同葡萄牙、西班牙、法國等對南美有傳統影響力的國家之間的合作,在對南美國家的訪問期間,連續簽署多筆鉅額信貸和技術轉讓合同,加快扶持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國的工礦和農林業,簽署戰略互惠合作協約,進一步擴大雙邊貿易規模。

在軍事上,雙方也簽署了一些防禦互助協議,加強中國和這些國家之間的軍事合作。輸出軍事裝備和生產裝置,提供陸軍和空軍的培訓服務,派遣軍事顧問團。籍此推進這些國家的獨立自衛能力,抵消美國對這些國家在軍事和外交上的壓迫力。

在美國,帝國也透過一些特殊的渠道提供政治現金支援反對黨,開支鉅額的公關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