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費在美國加強美蘇、美英、美日矛盾的宣傳。加強反日德意法西斯主義的輿論宣傳,籍此淡化和遮掩中美矛盾的緊迫性,使得美國內部無法團結快速的對中國進行肘制。
在亞洲。帝國則透過成立亞洲合作同盟的方式加強對亞洲的控制力,在軍事和經濟兩個領域同時入手。
這和當年打中日經貿戰爭的策略是不同的,情況也不同,現在就是穩守自己的大本營,儘量奪取對手的市場,首先在亞洲和南美洲市場佔領優勢。
廬山。
歐陽賡正在為亞盟的籌建付諸一切努力,連任三屆的總理。回望這十四年來的總理生涯,他愈發清晰的意識到亞盟將是自己留給這個龐大帝國的最重要的政治遺產。
作為帝國最為資深的外交官員,歐陽賡總理也非常清楚亞盟所能給帝國帶來的好處,只要亞盟建立起來,美國在中美經濟戰爭之中就很難翻盤了。除非中美直接開戰,並以中國戰敗告終。
否則真的很難。
帝國擁有超過美國兩倍的疆域和礦產資源,超過四倍的勞動力人口,這一切都決定帝國在中美經濟戰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如果帝國能在外交領域保持對美國的優勢,透過建立亞盟,支援南美國家成立南美合作組織,繼續利用歐債問題分離歐美陣營,利用蘇聯和法西斯德國對歐洲的威脅迫使歐洲親向於中國,再利用這一切優勢擴大在亞洲、非洲、南美洲的市場和外交影響力,中國就將更多的佔據對美的優勢地位。
當然,帝國的教育也必須比美國更為傑出。
只有教育才能讓人均創造的產值增加到更高的水平,帝國的人口加上世界第一流的教育,即使沒有豐富的資源也能成為世界上的第一經濟強國。
在過去的半個月時間裡,歐陽賡和外相顧維鈞、中央軍部總參謀長蔣方震一直在召開不同的回憶,協調亞盟各創始國之間不同的立場和利益關係,亞洲合作同盟的成立已是不可阻攔之事,剩下來的都是小事情。
中國和美國不同,中國想要領導世界,首先就要領導亞洲,而美國並不需要絕對領導美洲。
歐陽賡和顧維鈞此前談論此事,兩個人都非常慶幸美國在長野事件中出於對日本的長期顧慮,選擇配合中英壓制日本,而不是支援日本,如果美國選擇支援日本同中國競爭亞洲領導權,事情還真的就會比較麻煩。
很慶幸。
兩人對此都特別覺得慶幸。
沒有和日本開戰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這使得帝國內閣可以按照自身的幾乎繼續保持對外的資本輸出,利用資本輸出的籌碼佔據對美國的優勢,誘使南美和亞洲國家在貿易協約上更有利於中國。
其實在關稅相當的情況下,美國的商品很難同中國商品抗衡,也許美國產品平均只貴出10%,或者20%,但對於整個市場的影響是巨大,何況大多數的差距是在20%以上。
美國現在也很難抉擇,壓迫中國提高匯率是不可能的,它沒有這個實力,降低美元匯率也是不可能的,歐洲國家不可能做出這種退讓,如果美國一定要降低匯率,中國也會同比降低,歐洲更不會退讓,整個世界只可能迎來更大規模的世界經濟崩潰。
當然,美國將美元的含金量下調1/10,也就是貶值5%到10%之間,這個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但這種程度的貶值不太可能產生有效的推動作用,頂多是配合自身的關稅將一部分中國產品抵禦在海關之外。
為了避免美國做出這樣的選擇,帝國財政大臣歐陽錫已經前往美國訪問,和美國就此進行密切的討論,如果美國降低匯率,中國也有可能降低,但如果美國不降低匯率,中國承諾在未來五年裡緩慢提高中圓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