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口玉言,不容反對!(未完待續。。)
。。。
第1511章 長治久安的爛攤子
“太上皇要在東孟加拉興佛,東孟加拉就是佛國!”
芭伊女王的回答倒是乾脆——佛教為什麼敗給印度教?除了經文太多,儀式太繁雜,清規戒律也多了一些之外,不就是因為不符合印度古代統治者的利益嗎?而現在孟加拉王國還在朱濟世的口袋裡裝著,只有聽話的印度教土邦王公才能成為孟加拉王國的統治者,朱濟世要他們去拜佛他們就得乖乖地拜,否則統治者就沒得當,那時可就什麼利益都沒有了……
“好的,好的,”朱濟世滿意地點點頭,“那麼孟加拉王國女王就是芭伊你了!”
“妾身謝陛下隆恩!”芭伊女王自是喜出望外,連忙叩拜謝恩。《雖然她本人對當不當王的沒有多少執念,但是往日聚集在章西王府的追隨者可是成千上萬,雖然起義造反的時候一個個都腿軟手軟怕死得很。但是芭伊女王還是得想辦法安排這些人啊!另外,她還有個養子就是現在的章西土王,那是她一手拉扯大的,總歸要給他多謀些家業吧?
“除了大興佛教,孟加拉王國、東輝王國還有衛兒的爪哇王國還要同時推行儒學和經濟改革。”朱濟世衝芭伊招招手,讓她回到原先的座位上。“大明將會派出經濟專家和儒者幫助這些國家。”
興佛崇儒和發展經濟是大中華帝國將要在孟加拉王國、東輝王國、大理王國、爪哇王國、阿拉幹王國、吉大公國和丹納沙林公國等原先不是華夏文明圈子裡的國家推行的國策。
興佛崇儒當然是意識形態方面的洗腦,上述這些國家現在雖然是大中華諸國或是大中華屬國,但實際上和華夏文明的關係並不近。現在如果不花功夫去洗腦。將來沒準就是大中華的隱患。
至於幫助這些國家發展經濟也是必須的。只有經濟發展起來了。那裡才能真正為大中華區貢獻力量,否則就是大中華區的累贅。要是搞成後世歐豬五國那樣,可就哭都哭不出來了。這也是朱濟世將某些臣服於大明的國家當成屬國而不是將之納入大中華的原因——屬國是大中華經濟圈外,隨時可以拋棄的國家!
“衛兒,幫助爪哇王國的辦法朕和你皇兄早就商量過好幾回了,還讓大明產業促進委員會制定了方案,到時還會派出官員協助。”朱濟世對兒子朱國衛說道,“這些瑣事你都不用擔心。只管做好弘佛興儒的事情就可以了。”
這個話的意思就是爪哇國的大政還是要由大明派出的官員把持,朱國衛就是個橡皮圖章,只能管宗教和教育(儒學教育)。
朱濟世說著話,肚子也咕咕叫了起來,有些餓了,就隨手拿起一個小小的肉包子塞進嘴裡,又喝了兩口雞湯,才繼續說道“孟加拉王國的經濟大明也是要過問的,東輝、大理、阿拉幹、吉大和丹納沙林還有南洋諸島國的經濟,大明朝廷也都是要搭把手的。”
朱國衛和芭伊女王都沒有異議。孟加拉王國和爪哇王國是大明的藩屬。經濟被大明控制是理所當然,就是大明派出總督也是應該的。至於其餘諸夏小國雖然地位要高於大明藩屬。但實際上還是從屬於大明,在國家初創的時候由大明幫助管理也是理所當然。
在大中華諸國當中,也就是東華、北華、南華、西華、新日本、日本、朝鮮、暹羅才擁有相對的地位。而這些國家,要麼有相當悠久的歷史,要麼土地遼闊、資源豐富,現在或者將來的經濟也容易搞好。特別是那些人少地多的“諸華”,無非就是怎麼分蛋糕罷了,而且將要遷移過去的移民絕大多數都是華人,都受過一定的教育,管理起來也相對容易。就算眼下的東華或許還有將來的南華存在經濟上的困難,也用不著大明操心,直接發債券就行了,有那麼大的地盤做保,誰也不擔心它們還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