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倒不是怕困難,但是怎麼衡量差距怎麼讓差距保持合理就不是一個短時間能解決的問題,就算現在讓皇上定恐怕也不好定得準。再說聖學院中都是老臣,派這些已經退休了的人去全國調查也不好派,不知道皇上有什麼好辦法?”

天啟說:“你們不是說要廣辦學堂嗎?老人不能翻山越嶺就讓年輕人去,沒有合適的年輕人自己培訓就是,天下哪裡有現成的人才?真有姜子牙諸葛亮那樣的人還需要人一而再再而三去請,麻煩!”

劉宗周說:“臣跟大家商議過這事,現在辦學堂要培訓出可用之人至少還得等幾年乃至十幾年,朝中事務多皇上又要求得這麼急恐怕等不到。再加上各府縣都缺大量的人,一時怕找不到那麼多。”

天啟詫異道:“哪裡要那麼久?在縣以下低層做事的人不需要多深的學問,就算不識字的把《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書多刊印一些,集中在一起學幾個月就會,其它的東西邊做邊學就是。至於說聖學院和博學院中需要的高階人才,天下舉人秀才那麼多,招來培訓一陣擇優選用就成,哪裡用那麼麻煩?”

劉宗周諤然問道:“先識字再邊做事邊學,這也行?”

天啟說:“有什麼不行?總比坐在家裡空想好。”

天啟這話一說,不但是劉宗周,連其他三個都茫然了,都眼巴巴地看著天啟直眨眼。天啟想了想問:“你們學過佛法沒有?”

徐光啟是天主教徒,天主教和回教一樣都是排他教,只承認自己的偶像是唯一的神,徐光啟首先搖頭。信王年輕忙著傳宗接代不喜歡提倡六根清靜的佛教,劉宗周忙著寫書顧不上信佛,只有高攀龍緩緩點頭說:“臣看過一點點佛教方面的書。”

天啟說:“總算找到個懂行的,既然高大人看過佛家書籍,那麼肯定對佛家的修煉和領悟有一定的瞭解了?”

高攀龍說:“臣不是很明白,只聽說佛家的修分為頓修和漸修,悟也分為頓悟和漸悟。”

天啟說:“這就對了,我們可以把學習知識看為佛家的修煉,明白道理運用知識去做事看為佛家的領悟。高大人開始說的頓修和頓悟肯定是指先天聰慧的人,一般人還是在逐漸修煉逐漸領悟。在以前,儒家的教育都講的是一次性培養完畢然後再慢慢運用,現在的知識越來越多這種方法就行不通,在培訓人才這方面應該學習佛家漸修漸悟,就是不斷學習邊學習邊運用。”

劉宗周想了想說:“這樣豈不是一直要不斷學習?一般人哪裡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

天啟說:“活到老學到老是一個人必須具有的習慣,朕知道劉大人自己就是這樣做的,否則也不會寫出那麼多書。當然,要把一般人都培養成像在坐諸位一樣的高才有點不太現實,但我們可以把教育培訓分成兩個階段,一個是基礎教育階段,也就是開始說的能識字;另一個階段就是高等教育或者說是進階教育,這就要做到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教育了。”

高攀龍問:“既然皇上說把教育分為兩個階段,畢竟還是需要有大量經過基礎教育的人去學習新知識,從哪裡找那麼多人?”

天啟說:“逐步替代嘛,現在很多有一定學識的人在做最基礎的事,找一些不識字的人經過短期培訓就可以取代他。這些被取代的有一定學識的人不就可以再往上培訓使用了嗎?他們往上又可以取代一些更有學識的人,逐步向上就會擠出有用之人。”

劉宗周點頭說:“這倒不為個權宜之計。”

信王這時笑道:“前兩天我們給皇兄上奏說到廣辦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