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
“盛華婚姻製法:凡盛華子民男子滿二十五歲、女子滿二十三歲後始方可以成婚。一夫一妻!妻三十五歲無出,可納通房一名,所產子以‘士’輩取名。外室子以‘小’輩取名,無權繼承家產,男子可入仕卻不可為官,女子不可入學,不可嫁五品以上官員。糟糠亦在其列,夫婿升五品上,休妻另娶。”
太子妃手書的‘要求’詭異的內容在東極宮傳閱一遍後,最後落回了太子書案上。太子面容平靜,並無喜悅或憤怒。樨下內部六部大臣們卻是心裡直打鼓。太子妃的這個要求,實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以為太子妃會要專寵的待遇,更以為太子妃會要治國的權利,更更以為太子妃要殺幾個不順眼的,誅其全族來洩心憤。卻不料,宇文休帶回來的卻是這麼個東西。
婚期延後的事倒也罷了,年紀大些懂事多些,夫妻之處相處起來會少許多怨偶。
一夫一妻?哪朝哪代不是一夫一妻,只不過除了妻,還會有通房姨娘。可是看這話裡的意思,家裡除了妻子是不讓再擺其它女人了。三十五歲無出,可納通房一名。那就是成婚前的通房必須遣掉。去處嘛,外室子?既然有外室子,那麼肯定會有外室的存在。太子妃的意思是,姨娘通房什麼的,以後都要降格為外室,養在家門之外?若只是養在外面,除了不太方便外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可後面的兩條就有些‘機鋒’了。
外室生的兒子沒有權利繼承任何的家產,雖說庶子得的財產也很少,但起碼有一點,現在完全不讓有了不說。甚至連當官的資格都被剝奪?不當官,只入學得功名成仕,有什麼用?
而外室生的女兒甚至不被允許入學?要識字只能在家裡請人教?不入學自然沒有進省學朝學的資格,更不可能得女官的名譽或職位。且,不可嫁五品以上官員,糟糠亦在其列。意思是嫁仕子可以,但是夫君的官職卻只有在六品七品上晃悠,一旦越過五品,便立時休妻下堂。
許三清看看太子的臉色後,清聲問宇文休:“太子妃可曾有說過歸期?”
“太子妃說,何時完成要求,何時歸來。”聽清楚,完成要求。不是說把這東西寫進朝綱就做數的,而是要在各州各府各縣切切實實的實行下去。
這般情形?諸官互相看了一眼,此時十八名官員出身有世、有士更有小字輩。太子妃這樣的要求……
宇文休見狀會意:“太子妃說,以例在未婚之齡劃線。已經成婚的按以前的舊例算,沒有成婚的庶子庶女與生母一起移居外室,通房遣賣。已經入官的庶子照原樣進行,不曾入官的按新例實施。”
七月大考才過,榜單已經發下。按往年的慣例,一般是過了九月九重陽節,吏部才會選士。可是這麼招事一出,怕是許多人都要落馬了。仕子們會引起如何的反彈,倒是小事。怕是大部分富貴人家都會為此鬧得家宅不寧!
見諸官沉默者多,宇文休又淡淡的加上了一句:“太子妃說西涼千好萬好就是冬天太冷了。要是立冬前不成,那麼秦瀚會很高興的看到西涼版的特別煙花。”
特別煙花?那不就是指手雷了?
諸臣互相看過之後,由恆誠最後定論:“臣等皆同意太子妃之策,還請太子下旨,明日寫入朝綱,三日後全國通行。”
————————————
有昊天報為由,朝中新出的規令很快便能明明白白的傳達地方。
以前多是些空架子,好事者多看,平庸者沒興趣。
可是這次新出的政令卻是震驚了整個盛華!太子殿下這又是要搞什麼啊?誰家沒有幾個受寵的妾室通房?就這麼全攆出去?要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