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拔刀(第1/2頁)
章節報錯
歷史與宿命不會重演。
楊崢既然來到這個時代,就不會讓鮮卑人在河西站穩腳跟。
就算站穩了腳跟,楊崢也要把他們拔出來。
河西是漢家的,河套也是漢家的!
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機會了。
把姑臧交給姜伐野之後,楊崢提親衛營五千步騎向東北而去。
本著兩個岳父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的原則,楊崢還帶上了彭護與他的兩千盧水胡騎兵。
正元二年正月,西北仍是天寒地凍,但將士們的熱情絲毫不減。
連場大勝,士氣正盛。
只不過當夜露營時,有彗星數十丈,掃過天際,亮如白晝,呼嘯而去,墜於祁連山之中。
士卒爭相觀望。
楊崢也沒太在意,今年的確會發生不少大事,但與自己似乎關係不大,照樣領兵向東北而行。
一進入西套地區,就遇到鮮卑斥候們鬼鬼祟祟的在遠處遊弋。
而此時的蒙虓正陷入鮮卑人的不斷襲擾之中。
鮮卑人也不決戰,只是拖著,不停的襲擾,蒙虓不知地形,是以受制於人。
遊牧民族的難纏就在於此,佔據機動性,他想打的時候,才會跟你打,不想打呼嘯而去。
楊崢趕到之後,也不著急,一步一個腳印,找了個能躲避風雪的地方屯兵,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派出大隊斥候,打探鮮卑部落所在。
冬天對遊牧民族的壞處就是人可以跑,牲畜卻跑不了。
鮮卑人不可能丟掉牲畜在這個天氣逃亡塞外。
那是自尋死路。
不過鮮卑人也派出大量騎兵,圍殺西平斥候。
但雙方的裝備實力不在一個檔次,二十人的斥候小隊,能輕易擊潰對面的百人小隊。
六七日間你來我往,抓了幾個活口,也就摸清鮮卑人的底細。
“鮮卑諸部集於高平川,正在集結兵力之中。”斥候回稟道。
高平川在下游一百多里處。
“不在富平城嗎?”
漢之朔方郡在後套平原,西套的上河地區屬北地郡,郡治富平縣。
秦昭襄王滅義渠後,設北地郡,治義渠縣,後東漢郡治富平縣。
之後羌漢大戰,北地郡不斷內遷,建制還在,但郡治移到馮翊郡,至漢靈帝中平年間,段熲、張溫、董卓等掃平先零羌,漢廷準備恢復北地郡,但黃巾起義爆發,中原大亂,邊地亦隨同失手,北地郡郡治富平縣遂落戶於左馮翊,沿至後世。
西套上只留一座座殘破城池。
“富平城數千守軍,有不少漢人。”斥候猶猶豫豫道。
漢人?楊崢略感詫異。
不過想想也正常,從東漢中期起,雍涼就沒平靜過。
董卓、郭汜、李傕、馬超、韓遂等人此起彼伏,戰火不斷,關中的百姓向草原逃竄很正常。
中土強盛時,轉化胡夷,但中土虛弱時,被轉化的就是漢人了。
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從地緣上看,河湟、河西、河套是農牧文明交匯之地。
但凡這種地區,為漢人所佔,則漢強,為草原人所佔,則草原強盛。
遼東也是如此。
東漢以豪強立國,對開邊拓土沒有興趣,對內卷的興趣更大,圈禁土地人口,顯然比提著刀子跟外人玩命要輕鬆,收益也大。
東漢朝廷於是採取折中辦法,不打了,內遷,效果也還行,很多部族都完成漢化。
魏武分匈奴為五部,河東幾縣的匈奴實際上已經編戶齊民,居汾陽、祁縣、隰縣、忻縣、文水等地,與漢民一樣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