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趙構也知道崔敏姬志不在此,而是很喜歡有一個施展自己才華的舞臺,一但進入後宮,則就意味著永遠會失去這樣的機會。至於有沒有考慮後宮錯綜複雜的宮鬥,要說沒有,趙構還真不知道是信還是不信?

崔敏姬的聰明就在於此,她什麼也不說破,但趙構卻十分清楚她要表達的意思。

趙構點點頭,不由得對崔敏姬又高看了一眼,這個女人,不簡單。

“如此,我明白了。”趙構對崔敏姬投來一個讚賞的目光,表示自己心裡接收到了崔敏姬的這份善意的表達。

崔敏姬低下頭,繼續做她的工作,彷彿什麼也沒有發生一樣。

崔敏姬在日本島之戰中負責後勤保障,她還是最有發言權的,供應幾支大軍的作戰需求,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不然怎麼會累得昏迷過去,其中的甘苦辛勞,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箇中難易。

“裁軍是一個必經的陣痛,合成集團軍的建設,才是重中之重。”趙構忽然說道。

崔敏姬抬起頭,有些疑惑地望著趙構,對於大宋軍隊的編制,她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從最初的軍團,到現在的集團軍,再從趙構嘴裡出現的合成集團軍,難道一支軍隊還能成為百變之身?

“這件事你是有發言權的,日本島登島作戰,包括後來的關中大戰,都是你在負責後勤供應,可是咱們參戰的部隊有多少番號?有多少兵種?有多少人?這些部隊的體制不同,作戰目的和手段也不同,也就導致後勤供應出現多頭對多頭的供應體制,而這套體制最大的弊端就是編制上的重合和物資上的浪費。

以陸戰隊為例,既有海軍的後勤,又有大帥府的聯保基地,還有地方州府的供應渠道,既容易造成彼此推諉,又有可能誘發貪墨,還有可能造成物資浪費。需要的地方嚴重不足,而有的地方太過充裕。”趙構細說起日本島戰役,其中需要汲取的教訓和總結的經驗可是很多。

“而合成集團軍的建設,就能有效避免這些問題,在後勤供應上,只要做好聯勤保障,就能解決這支合成集團軍的所有後勤供應,一頭對多頭,這樣一來,所有的供應體系都掌握在聯勤保障部隊這一條線上,這個經驗,早在宋金之戰中就得到了很好的實戰檢驗,吳喜的聯保司令乾得很好,現在的聯勤保障部隊,已經具備綜合保障能力,是時候打造合成集團軍的時候了。”趙構很有信心地說道。

“可是大帥,好多將領恐怕還不能理解您的這份苦衷呢。”崔敏姬說道。

“任何一項改制,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但總要邁出去這第一步才知道水深水淺,才知道這條路的艱辛曲折,不去走過,何談感悟。敏姬,通知所有人員,明天上午九點皇議殿開會。”

從復興八年到十年,趙構實行了時間由十二時辰向二十四小時的過渡使用,要求從復興十年七月開始,全國各地統一實行二十四小時時間劃分制。

次日,眾多將軍再次齊聚皇議殿,這次不是讓他們來說,而是趙構一個人在說。

他的話題只有一個,為什麼要裁軍?

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趙構連續發問:

大宋帝國的軍隊要忠於誰?

大宋帝國需要一支什麼樣的軍隊?

如何打造這支軍隊?

趙構並沒有給手下更多時間來討論,他必須要做到在場的將軍的思想都要統一到趙構的大旗之下。

大宋帝國的軍隊忠於誰?

要忠於中興黨,忠於大宋帝國,忠於大宋人民!要打造忠於中興黨領導下的大宋帝國人民國防軍。

根據目前大宋帝國的發展和規劃要求,必須建立一支具有領先當下其他國家和地區五十到一百年的強軍,必須做到“首戰是我,戰則必勝。”要有這種豪氣和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