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母宏利不是一個莽撞的將領,反而是一個精於算計的統帥。他在算計自己血鷂師的本錢,萬萬不能做賠本的買賣。

人員數量對比,整個血鷂師一萬兩千人,完顏鶻懶大軍六萬,兵力對比一比五。

裝備對比,自己因為是血鷂師,全軍配備了宋國最新版的鋼臂弓,血鷂師的選拔首要條件就是騎射功夫,所以他的血鷂師沒有專門的弓箭手,全軍既是突擊手,也是弓箭手,還是盾兵。鋼臂弓對上金兵角弓,完全是碾壓,這是血鷂師的最大依仗。

第二是西夏版宋刀和馬槍(錐槍的馬上加長版),宋刀加厚了刀脊,西夏冷鍛技術的純熟運用,賦予了宋刀更加鋒利的同時,刀口的剛性和刀身的韌性更加完美結合,成為血鷂師的標準裝備之一,同樣碾壓對手的彎刀、狼牙棒。加長版的錐槍在衝陣的時候最好用,鋒利的鋼製槍頭,既能破甲,也是馬上廝殺的一柄利器。西夏鐵鷂軍團,無一不是身高力大之人,一刀一槍,馬上部下,皆是高手。

第三是護甲,宋國的複合護甲目前是世界上最好的護甲,重量輕,防護效果好,即使面對宋刀,只要不是直擊要害,一般保住性命沒有問題。但唯一不足的就是,面對鈍器類的武器的擊打,防護效果還不是很理想,儘管趙構已經實現了夾層防護,但限制於材料的影響,防護力還沒有達到趙構理想化的狀態。但放眼當下,卻是最好的鎧甲,包括馬甲。

金兵兵力佔優,又是垂死掙扎,一定會不計傷亡,前仆後繼不要命的往上撲,戰鬥一但打響,就不會停止,除非一方先倒下。李良輔總指揮滯後自己一天出發,而血鷂師又是急行軍,所以,他們至少要拖住金兵一天的時間,不讓金兵踏進嘎多山一步。

這對細母宏利的排兵佈陣提出了巨大的考驗,如何將自己的一萬兩千人合理利用,達到最大化的殺傷敵人,拖住敵人,才是取勝的關鍵。

多虧現在戰馬不缺,李良輔深知大兵團作戰機動性的重要,出發的時候就按照一人三馬的配置,其中一匹馬專門負責託運戰鬥保障物資,西夏人對騎射情有獨鍾,每匹戰馬身上,掛載最多的就是箭袋,最多的帶了足有五百支箭,如果按照每人平均三百支鵰翎箭計算,就是三百六十萬支箭,足夠了。

細母宏利將六千名精銳的弓箭手佈置在兩翼山包,三千人分成三個步卒軍陣,堵住嘎多山口,前面是連夜趕製的拒馬和木盾,作為第二道攔阻防線。兩千人的中軍精銳放在山後擔任預備隊,一個千人騎兵突擊隊,放在步卒軍陣的後面,進行突擊任務。

防禦戰,不是被動挨打戰。積極防禦,主動出擊,才是防禦戰的精髓。鐵鷂軍團成立的時候,龍六就清楚地給他們講過,鐵鷂軍團註定要成為西夏最精銳的軍團,最鋒利的刀,不動如山,侵略如火,這才是真正的精銳。

這一千人的精銳,都是下面各團、各營的兵王,平時帶兵,關鍵時候組建一支強大的突擊力量,這支千人隊的統領,就是細母阿莫。

山後五里之地,是他們的輜重大營,細母宏利只派出了三百人看護,這三百人,還是在急行軍迂迴過程中非戰鬥減員和身體突發不適的人員中挑出來的,這些人上不了戰場,只能認命,但這就是軍人,一切只能服從。

都安排好了後,細母宏利派出偵察小隊,他要有提前預警的時間,無論是人員、馬匹,都要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廝殺當中。

當那支穿雲響箭呼嘯而起的時候,細母宏利知道,對西夏血鷂師最嚴峻的考驗,來臨了。

隨著手中宋刀的狠狠劈下,第一波箭雨帶著瘮人的呼嘯從天而降,加重的鋼製箭頭和巨大的重力勢能,賦予了鋼臂弓更大的殺傷效果,那就是追擊的金兵百人隊連人帶馬無一身還。

這就是震懾,所以才讓金兵前軍薩吉忌憚不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