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不是脫了幾層皮,換了幾次骨。

趙湛是誰,前太子,現大宋皇帝趙構最喜歡最看好的侄子,在龍五手下三年,在太學院三年,在大帥府一年,這些地方,都是趙湛汲取各種“豐富營養”的地方,加上趙構親自指點,不要說兩營一衛,就是飛龍衛裡最精銳的內三衛,趙湛也能有一席之地。

所以,平忠盛只猜對了一少半,他只知道能進入帥帳的人都不簡單,但不知道的是,何止不簡單,無論是單兵格鬥、統兵廝殺、運籌帷幄、護衛警戒,能進入帥帳伺候趙構的,都得是全才才行,而且是精英型的全才。

從最初的高進、龍一到飛龍衛龍十一(老八在鐵門關戰死,龍八的軍號便隨著龍八成為歷史,所以、十大高手排到了十一號)謝天賜、謝雨、王家兄弟、岳雲、憨態四寶到趙湛,都是如此。

趙湛動了,他的仙慕之刀走的是輕靈飄逸的路子,全是上手招數,以攻為主,作為帥帳護衛,沒有防守,全是以死相拼的進手路數。試想,都打到帥帳了,還防守什麼?

所以,趙構帥帳的護衛,從來不知道防守是什麼,全部是以命搏命的死戰,這是飛龍衛最後的陣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呂洞賓仙人指路”“韓湘子橫吹仙笛”“藍采和恭奉仙果”,三招連環,已經將平忠盛裹進匹練之中。

平忠盛既然是平刀流流主,手中之刀沉浸了半輩子,所有的肌肉記憶已經和招式做到了高度契合,“平斬”“橫斬”“合斬”,三招平刀流最精妙的刀法使出,“噹噹噹”三擊連聲,平忠盛退了三步,但卻化解了趙湛的三連環擊殺。

但平忠盛只知道,漢人的兵法裡有“圍三闕一”,卻沒有想到,刀法裡,也有“圍三闕一”的打法。

趙湛心思重,是他的缺點,也是他的優點。他做所有的事情,講究縝密無失,他在閒暇之時,會將他的師父們所授功夫仔細梳理,進行互補整合,在這個過程中,突然有一天靈光乍現,將自己悟到的功夫心得,搗鼓出來一個新奇的路數,用最喜歡的八仙之名命名為——“八仙刀”。

八仙刀刀法輕靈見長,飄逸靈動,幻化無窮,加上翠玄子內功的加持,更讓此刀法頗具仙火氣,即使是武學大帥圓真大師,也對趙湛讚不絕口,譽為一帶武術奇才。

趙湛曾以此刀法和皇宮警衛團團長沈重過招,只殺得沈重大汗淋漓,要不是沈重實戰經驗豐富,一柄烈焰刀舞得風雨不透,牢牢守住陣腳。趙湛又沒有經驗,全憑著新奇的招數和沈重打了一個旗鼓相當,假以時日,沒準這個在金兵眼中“納魯巴”化身的沈重,還真不敵趙湛的“八仙刀”。

不過,趙湛也知道,沈重是留著後手呢,畢竟軍內切磋不比上陣廝殺,如果真的在戰場上,趙湛知道,倒下去的,一定是自己。但能和軍中十把刀戰成平局之勢,說明趙湛的刀法確有精妙之處。

趙湛三招連環,卻在院子的西北角留下一個缺口,平忠盛不知不覺之中,接連退步,已經退到西北角。西北角有什麼,一個粗大的石柱上方,是用來夜晚照明所點燃燭火的。

當平忠盛退出三環連殺的包圍圈,就決定馬上反擊,佔據主動。但手中出雲切剛剛舉起,就被後面的石柱“當”地一聲彈擋了回來,導致刀勢完全沒有施展出來,卻將自己的中戶之門霍然開啟。

“張國老仙驢倒騎”“漢鍾離酒仙自飲”,仙慕靈動的刀尖在平忠盛手腕掃過,一絲血線飈出,噹啷一聲,出雲斬落地,白森森的刀鋒輕輕一挑,寸勁之力,發乎方寸,趙湛手中的仙慕正如一條頑皮靈動的小蛇,驟然竄至平忠盛咽喉三分,靜靜而立,說不出的一絲詭異。

平忠盛臉色蒼白,汗透衣衫,捂著的右手依然鮮血淋漓,但他知道,這只是皮外傷,這名年輕人手下留情了,並沒有傷及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