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先讓其瘋狂(第2/3頁)
章節報錯
趨,李綱才得以被任用政務總丞,而李綱一直以為自己更適合當兵打仗。
還是趙構瞭解這個世界的變化和未來,打仗,現在根本不缺精兵良將,但大宋缺少像李綱這樣執著而堅定的執行力超強的實施者。
而汪伯彥,太過圓滑精明,適合於副職,不能當一把手。否則,過不了多久,整個政務院就變成一口大油鍋了。
這樣的政務院,絕對不是趙構希望看到的。
但汪伯彥著急啊,他是老資格了,相州從龍之功,也就是不能和宗老比,可比李綱資歷要深厚啊,怎麼會甘居李綱之後?
可是,李綱不想內耗,也覺得沒有必要。趙構雖然明確表示不立儲君,也對三個王子一視同仁,並沒有明顯的偏向趨勢。
但李綱還是從一些蛛絲馬跡方面,懂了趙構的一些心思。比如在對待邢皇后這個問題上,就絕對不會容忍有任何人和事情對皇后不敬,甚至不惜身背忤逆之名,處置了韓妃和劉妃這兩個趙桓的女人。
並且還藉此為邢皇后頒發了一枚“仁賢皇后”的小金印,憑藉此印,可調動皇宮警衛團和東京內衛部隊,這份榮耀,整個後宮獨一份。
皇后就是趙構的龍之逆鱗,觸之則死!
趙構正是春秋鼎盛之際,不立儲君也是正常的事情,皇子還小。但架不住汪伯彥老了啊,所以,汪伯彥沉不住氣了。
這件事,汪伯彥壓根就沒有和潘賢妃透露一絲一毫的資訊,完全是他在外面運作,倒是和潘妃的父親潘永壽見過幾次面,也是禮節性地拜訪。
潘永壽當初被扣押在劉家寺大營,差點丟了性命。趙佶父子被迫北狩,只有潘永壽冒死相隨,當時完顏宗翰也是怕這爺倆死在半路上,有個翰林醫官隨扈,會放心一些,於是一起被擄往北國。
不過,到了金國,潘永壽卻被扔到了浣衣局,為大宋擄掠來的這些女眷服務,苟且偷生一直到金國投降。
其實,這些,都是耶律重生的巧妙安排,要不然,怎麼會堅持到趙構大軍前來。
鑑於潘永壽這份赤膽忠心,加上潘賢妃的關係,趙構讓潘永壽擔任了大宋帝國衛生防疫部部長。
汪伯彥雖然不曾明說,但潘永壽在北國三年,之前又在大內擔任翰林醫官,仕途經驗可不缺,郎中的眼力可比一般人毒辣三分,一眼就看出汪伯彥的“良苦用心”,索性以大災之後要預防大疫為名,躲到了塞北特管區,去指導哪裡的抗災防疫任務了。
不過,臨走的時候,潘永壽可是到康園見了潘賢妃一面,至於說了什麼,別人就不得而知。
隨後潘賢妃以輔導孩子為由,將八個孩子,全部接到自己的宜安居,請歐陽珣專門將“禮記”。歐陽珣是出了名的治學嚴謹,講禮記那還不是應人應景。
潘貴妃一如既往的嚴格要求孩子們的學業,但心裡面卻掀起了萬丈狂瀾。
汪伯彥心裡的小九九,潘貴妃清楚得很。
要說潘貴妃心底深處沒有什麼想法,那是不可能的。母以子貴,況且,自己也是貴妃,兩個孩子只相差一個月,從年齡和正常發展來看,她兒子趙強幾乎沒有什麼機會。
除非只有一種可能,嫡長子趙堅半途夭折。
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保健醫官,王皓、李百全、蘇佗景都是太醫,主管宮內。端木家族上百年的家族醫道,回春堂幾乎開遍大江南北,甚至遠涉重洋,天竺、高麗、耽羅,包括現在的日本,都有分堂。
趙構欽定,端木春明為三位皇子的私人保健顧問。
從復興六年,回春堂就完成了西域各國佈局,要說整個大宋醫道第一家,非端木家族的“回春堂”莫屬。
別忘了,這個時候的中醫,可都是醫術武功一體的。沒有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