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岳飛集團軍進駐紐倫堡,局面再次發生了轉機。

大宋帝國和羅馬帝國的軍事戰爭對峙局面,變成了羅馬帝國的版圖被大宋帝國攔腰截為兩段,西部地區大部分公國已經降服大宋,大宋帝國的軍隊完全截斷了羅馬帝國東西兩部分的重要交通線,火紅色的浴血鳳凰旗插滿了西部各大城市。

施瓦本公爵接到命令,阻止大宋軍隊南下和東進,這次教皇的命令很露骨,要麼大紅鷹軍團死戰,要麼國王康拉德“戰死”。

這是赤裸裸的威脅和恐嚇,但對於施瓦本公爵來說,卻是非常大的壓力。

這個壓力一是擔心自己的哥哥康拉德的生命危險,二是面對勢頭正猛、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大宋帝國的軍隊,施瓦本並沒有多少作戰的底氣,至於能不能打贏,他更是不敢去想。

人數不佔優勢,裝備不佔優勢,氣勢不佔優勢,唯一能佔一點優勢的,只能說是本地作戰的地理優勢,但在宋軍出色的斥候偵察和大量的本地人充當嚮導的前提下,這一點優勢也逐漸失去了。

大紅鷹軍團在羅馬帝國是一等一的軍團,在民間的威望很高,軍團士兵主要是一些中農、農民、手工業者和俘虜,包括一些沒落的貴族。

但是施瓦本公爵憑藉自己個人獨特的統兵魅力,能夠讓這些身份複雜計程車兵聚攏在他的身邊,並且完全服從他的指揮,不得不說,施瓦本公爵不是徒有虛名之輩。

西歐平原適合大兵團的騎兵作戰,施瓦本要想發揮自己騎兵的優勢,必須找一個合適的地方,這個地方必須是宋軍東進的必經之地,還要有足夠的縱深來讓他的三萬大軍轉圜,施瓦本毫不猶豫選擇了東北方向的奧德河谷地區。

這個地區是連線歐洲東西部重要的商業通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屬於四邊盆地,中間有奧德河谷小平原,只要扼守住東部的摩拉維亞高地,佔據居高臨下的地理優勢,雖說不能取勝,但維持一個對峙局面還是能夠做到的。

於是,大紅鷹軍團以主力一萬五千人扼守摩拉維亞高原,以一部兵力扼守南部的舒馬山,一部兵力堅守科爾克謝山。為了更好發揮地理優勢,施瓦本命令他的副軍團長征調了布拉格城的三萬民夫,在三處高地快速建立了堅固的堡壘,囤積了大量的物資,擺出一副防守反擊的姿態,佔據地理優勢,靜等大宋軍隊的到來。

第三天的時候,遠方天際線上,一道墨線出現在施瓦本的視野,雖然距離較遠,但是那面迎風飄揚的軍旗,卻讓他心中略顯陰沉,獅虎旗,整個羅馬帝國就沒有不認識的。

該來的,終究會到來。

“傳令全軍備戰。”隨著施瓦本的命令下達,悠長的號角響遍了整個摩拉維亞高地。

施瓦本臉色雖然平靜,但是面對鼎鼎大名的獅虎軍團,心中不緊張是假的,唯有佔據的地理優勢,讓他心中尚有一絲安定,宋軍要想強攻摩拉維亞高地,單單依靠出現在他視線當中的千人小隊,是絕對不可能的。

岳雲騎在自己的座艦“風影”上,透過望山,觀察遠處的摩拉維亞高地上的佈防情況。

清晰的望山裡,施瓦本的防禦工事盡收眼底,看樣子是要嚴防死守了,第一線的防禦工事足足有五米多高的護牆,儼然就像一座大型的城堡一樣。

向後看去,隱隱約約還能看見縱深修建的二線甚至三線防禦陣地,看樣子,施瓦本公爵要在摩拉維亞高地,讓宋軍知難而退。

不得不說,施瓦本公爵可是打得一手好算盤,把優勢發揮到了極致,如果宋軍採用強攻,不丟下幾萬人,根本就打不穿自己的第一道防線。

岳雲很是慎重,這第一戰不僅僅關乎士氣,更為重要的是,大帥只給了自己八百獅虎軍,八百對三萬,還要求必勝,並且不能傷了施瓦本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