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王所賜,鋒利無比,某多次仗此破敵,以後也用不上了,送給你做個念想吧,等會你帶了這柄刀便從那小路走吧,也不要回越州了,免得白白被人害了性命。”
胡真接過佩刀,聽叔父的話裡隱隱有訣別之意,跪下磕了個頭說:“叔父也與我同走吧,您孜然一身,並無家屬拖累,也不用當著勞什子將軍了。”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吾自從當年從軍入了杭州八都,便在在越王麾下,迄今已有十年有餘,如此之恩,只能一死報之。你還年輕,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等會便帶些將士走吧,回到家鄉過日子吧,千萬不要再回越州城了,胡家上下便託你照顧了,越王倒行逆施,遲早必亡,只可惜了小董將軍。”說到最後,胡云神色神色慘然,言語中盡是託付後事的摸樣。
下江南 第71章 石城山6
第71章 石城山6
胡真已是淚流滿面,還想說些什麼,胡云轉過身去,不再理他。方才眼中那些溫情已經消逝乾淨,聲音滿是鏗鏘金鼓之聲:“一軍之中,獨子有父母贍養者離開;兄弟皆在軍中者,弟走兄留;父子皆在軍中者,父留子去。此時正是生死存亡之刻,只有存了必死之心,方能求取那一線生機。”
小城中那千五將士頓時傳過一陣無聲的脈動,然後便默默的服從了命令,不時傳來地位的哭泣和叮囑聲,離開的人們紛紛解下身上的甲冑留給留下的,留下的人們也託付離去者一句句私密話語,有的還解下心愛之物讓其帶給家鄉的親人。一切都在快速和井然有序的進行著,不過半響功夫,胡真便穿著便裝站在五百餘名士卒們面前,含淚向胡云磕了幾個頭,便從山後的小路離去了。
胡云背對著那條小路,待胡真離開後,便立刻派人通知都統湯臼,然後編整士卒,準備下山決一死戰。
在付出慘重的代價後,駱團終於趕在援軍趕到之前,完全擊垮了河邊的那部分鎮海軍,剩下的還有七八百精疲力竭的殘卒也都扔下武器盔甲,往運河衝去,雖然水流並不快,但刺骨的河水還是把他們吞沒了,運河下游的河面上漂浮著大片的屍體,以至於以後很長一段時間,當地百姓都不愛吃這條運河裡生長的魚。
就在駱團剛盡力把自己殘缺不全的軍隊整理成行列,鎮海軍的前鋒就兇猛的撲了上來,殘酷的戰鬥便在這同一片土地上又一次展開了,只不過位於力量的天平兩邊的兩軍掉了個個,這次位於優勢一方的是鎮海軍。
靠著運河邊的浙東軍左翼被壓得步步後退,但還能保持著一條連續完整的戰線,畢竟鎮海軍沒法從河面上飛過去繞過對手的側翼,而且河邊的地勢十分複雜,到處都是軟泥潭,沙地,如果攻的太猛脫離了本隊,很容易被對手的反衝趕到泥潭甚至運河裡去。但是右翼的浙東軍就沒有這麼幸運了,顧全武把主力放在了這裡,養精蓄銳了半個上午的鎮海軍正不斷地衝擊著敵軍,把浙東的不對向後趕,一支輕裝的鎮海軍步卒正繞過對方的右翼,即將打擊在敵軍的後背上,鎮海軍主帥的意圖很明顯,前後夾擊,然後把對手趕到那泥濘的河灘上,全部消滅。
駱團的形勢已經窘迫到了極點,他親自帶著牙兵呆在己方的右翼,甚至親領著衛隊發起了幾次反衝擊,激勵士氣,維持著浙東軍的右翼。衝擊敵陣的時候,一塊飛石砸在他的頭上,若不是駱團身為將領,頭上的頭盔堅固的緊,早就腦漿迸裂了,但是鮮血鮮血還是立刻流了出來,身邊的親兵們趕緊圍上來要護著他退回陣中。但駱團被激起了血勇,不但不退還猛衝上前,一連斬殺了幾名敵軍,右翼的浙東軍在他的激勵下,將鎮海軍趕退了數十步,駱團這才退回陣中包紮傷口。但當看到那支繞過右翼的輕裝鎮海軍,他就明白無論他和他的部下有多麼的勇敢和頑強,最多半個時辰,浙東軍前營地六千人就會全部死在這片河灘上,就跟剛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