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個大大的眼睛。十字路口都是通的,往哪兒走?給人的啟示值得思考。到了小篆裡有變化,上面是個手,(說到這畫了一個圖形)上面這三豎,表示手是通天、地、人的變化的。是“人在路上走,道在路上求”的意思。這個寸,是表示寸心不離道,也就是道不是外求的,要向內求。人是先學會走路的,因為走路能看到周圍。每看到更多的新東西,認識的事物就會增加,視覺的變化,豐富人們的認知。古人是天才,中國的精神與哲學文化全在文字裡。中國的文字是有生命的,第一性的,古漢語文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語言,是最直接最具有哲理思辯性和最具有可讀性的。我記憶中很多是與文字有關的,對我的性格和後來的修學很有影響。每一個人都不記得出生當時的樣子,我可能從四五歲的時候對周圍的事有了記憶。從那時開始寫書法,向父親學習。真正的傳統根脈,有強烈的記憶,延伸到我人生道路的選擇,是生命的定數,命定之中有一種神奇和自然的力量,像一盞指路明燈,也許是小時候讀過的一首詩或者一句話,反正它就是一個啟迪。我真正對生命有追問的時候,是對生死的見證。記憶裡好像去過一次墳墓。當時是家裡人把我丟在家裡,我感到孤獨就去找他們,路過一座墳墓,開始知道生死有別。不久又看見過鄰居家死人,是自己熟悉的人,躺在那再也不動了,全身蓋著布。儘管當時儀式莊嚴,還是害怕,開始思考人怎麼會死?這個問題一直纏繞著我。上學後又經歷過幾次死亡。上小學六年級時,死的人又是我熟悉的,是一個養了很多孩子的女人。當時正下課,看見圍了很多人,自己也去看。聽人議論說她是得癌症死的。看到後我全身一麻,加強了對死亡的印象。從那時起,我的性格開始變得孤僻,唯一的愛好是臨摹一些字帖,畫一些畫,對周圍的事特別敏感。自家養的兔子死了也很悲傷,覺得人與動物一樣,生命不能常存。沒多久,讀了《封神演義》後感到奇妙極了,這是對我有影響的第一本神學書籍。那時家裡條件不好,居住地也變動很大,十二歲離開父母跟著爺爺奶奶,初中三年級時又回去到父母身邊。跟任何人在感情上都比較淡,不愛說話。當時的照明只有煤油燈,看書、寫字和畫畫都是在那種昏暗的光線下,跟自己的性格相輔相成。早年走的路是都是學校教育,我愛畫畫,覺得像生命的韁繩一樣,從中可以得到寄託和安慰。於是打算報考美院,最早是魯迅藝術學院,在遼寧。那時,我沒有其他的信仰,課餘只喜歡看《道德經》和《易經》,覺得很有意思,可以預知一些事情。這是我對道教的最初認識。人生是什麼和到哪裡去,它都知道。從這幾本書開始,有了我最初的一個信仰,也是到現在我唯一的信仰。

十三 邵天澤:最初的信仰是我唯一的信仰(2)

我剛來北京時在長安街上睡了一個星期的馬路,只為了體驗一次特殊的經歷,思考如何面對一個陌生的城市,去追求自己的藝術夢想。最後我什麼東西都失去了,被人搶走了。考慮還是要上學,最後走了第二志願,考自己可以施展長處的學校和專業,因為我的文化課很差,有很多不光彩的地方,作過弊。尤其是外語,差得很。但是我的專業課每次都考前十名。是考上了,可是我幾乎沒上過大學,感覺上四年的課會很鬱悶,就撒謊說母親我生病了。好在母親支援我。那時我不畫畫不知道該幹什麼。當時在中關村一個書店賣書,有些書是講藝術的,對我影響也很大,覺得她超過世界上一切事物,因此決定學音樂。我完全是為自己的愛好活著,為自己的內心活著。說來有意思,開始學音樂時是想學小提琴,問人家有沒有左手拉的小提琴,因為我是左撇子。可是沒有這個專業,只有鋼琴專業,因此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