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造成什麼負面影響,而且即使康熙要遷怒,大不了弘政不回京就是,反正雍正上臺的話,九阿哥一家最好的未來也是在安居島安家,所以便點頭應了…
哪知卻讓老十覺得萬分愧對九阿哥…
請大家多多支援,謝謝
第四百四十四章 “彎路”?
第四百四十四章“彎路”?
大清的十皇子似乎走到哪兒都能創造點歷史記錄。這不,上下五千年,所有被彈劾之人皆被老十踩在了腳下,只經過了短短一個晚上,康熙案頭上的彈劾老十的摺子就已放不下了,據事後統計,將各地巡撫滯後的彈劾摺子也算上的話,“雪花般”這三個字的形容詞都顯得過於無力…
若大清也有個人檔案之類的東東,怕沒哪家人才市場願意接收老十的檔案,虧大發了啊,不知道得騰多少間屋子來存放老十的資料,就算頂著被工商局查處的壓力,多收老十保管費,那也沒轍啊,誰樂意每月給人才市場交上千的保管費?就這樣,人才市場還是按市場價打了三折的呢!
康熙此時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當然,對康熙來說,倉庫不夠大完全不是問題,保管費、場地費和人工費也完全不在考慮之中,但問題是。這些堆積如山的彈劾摺子完全大同小異,不僅沒一丁點的儲存價值,反而還會給後世留下笑柄,但不存吧?這與規矩不符,按要求,所有明發的摺子都得存檔備查…
最終,康熙還是遵守了規矩,讓人搬下去單獨放在一偏遠的大殿內,準備在自己即將去見祖宗時製造點火災…
光文案就這麼煩人了,可想而知朝堂上的爭辯有多讓康熙頭疼。
本來乍一接到呂宋的兩條訊息時,大家都憑直覺反對農產品最低價,可經過一晚上的思考,大家的思路變得更加清晰了,大炮寄存服務那也是大大的危險啊,試想啊,洋人將大炮都存在老十那了,變得手無寸鐵,屆時若老十不還他們大炮,他們就是將眼珠子瞪出來也拿老十沒辦法。
大清的朝臣沒那麼偉大,自然不會去擔心洋船在茫茫大海上的風險係數陡增,而是在焦慮老十一下囤積了那麼多大炮,想幹嘛?…
所以,第二日,兩項政策全被大家用來攻擊老十狼子野心了。
老十此時已經不是為捍衛自己的利益而戰了,深覺對不起九阿哥的老十此時完全不顧個人安危,一心一意只想給弘政爭個好名聲,所以。在太和殿上,老十是一點也不示弱,指著群臣字字譏諷,挖苦他們只知道盜世欺名,一個個連弘政的小指頭都比不上,讓雙方之間本來就緊張的關係越發沒緩和的跡象,發展到後來,老十罵人祖宗,人家問候他姥爺,遏必隆比順治好欺負多了…
三阿哥還是老樣子,不時的放放酸話,和老十拌幾句嘴,四阿哥還是一如既往的冷靜,但在緊要關頭,總會淡淡的說兩句,不失時機的提醒攻擊者,其實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叱責老十的…
八阿哥這回姿態倒放得端正,每次有人攻擊這點子不好時,八阿哥就會溫言細語的誇誇弘政,頗有吾家有侄兒初長成的自豪感,但是。誇完弘政後,也會告訴康熙,這兩個點子好是好,但需要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來執行…既不得罪九阿哥,也表示了自己的不同意見。
九阿哥自然一如既往的自願充當潤滑劑,負責緩和氣氛,但九阿哥也是人啊,這人嘛總是護短的,何況弘政這次怎麼看怎麼該護,所以,九阿哥經常打著打著圓場就冷不丁的鄙視鄙視旁人的子孫,勸架的不知不覺加入戰局了…
以五阿哥為首的一幫皇子繼續當路人,所以,在中間起調劑作用的重大職責便無可避免的落到了十四身上,每次老十和人爭得臉紅脖子粗時,十四便趕緊插科打諢,沒事找事的高聲叫道:“兒臣有事啟奏。”沒奈何啊,去拉架吧,老十情緒激動,九阿哥時不時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