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旁幫腔,十四拉不動,而老十的對手就更強大了,十四審時度勢,非常識時務的不去激起眾怒,只好憑藉聲高來轉移大家的注意力了,等到散朝的時候,十四的嗓子已經嘶啞的說不出話了,而兵部的大小事務,連掃地的環衛工人工作努力應該褒獎都奏給康熙和大夥兒聽了…

結果就是。老十和九阿哥雖然勢單力薄,但因佔了出生的先天優勢,再加上老十獨一無二的氣勢,九阿哥那損死人不償命的口才,以及十四的敬業,竟然楞讓集合了大半朝官力量的控訴方沒取得明顯的優勢…

朝堂辯論大會的閉幕日遙遙無期,這麼大個國家,每天有多少事等著處理,這下倒好,整個國家機器無序的跑去攻擊老十了…

康熙還沒最後拿定主意,因為在等安居島的密報,做決策嘛,總需要多收集些資料,尤其是第三方資料,所以康熙沒一拍桌子,快刀斬亂麻,而是在觀察著朝中的勢力分佈,很遺憾,老十的支持者太少了,如果那些默默站在那不出聲攻擊老十的大臣勉強劃歸老十的話。

康熙仔細瞅了瞅,嗯,加起來不到二十個,康熙不忍心再剔除那些真心作壁上觀的人數了…不過。對老十的憐憫下一秒便變成了心驚,朝臣裡肯定有直臣,這些人姓甚名誰康熙那是門清,剔除這次忠臣外,其他朝老十開火的人背後自然是有人指使的,那麼不管他們背後的人是一個或一群,都無一例外的證明,這幫人又重新站隊了!

康熙突然感到有些無力,難道自己真的老到讓大臣們不顧前車之鑑又去抱新主子大腿的地步了?

有幾分英雄遲暮般悲涼的康熙神情中多了幾分陰鬱。

不過,宗室的反應卻有些奇怪,莊親王不用去管他。為了膝下的一雙兒女,既不會去拿老十開刀,但也不會與眾人為敵,得給孩子們留後路啊,但其他的宗室王爺貝勒竟然大部分都靜靜的在一旁看熱鬧,出來跳的沒幾人…

康熙有些不大明白,到底是愛新覺羅家的人都聰明的選擇不插手呢,還是全傻乎乎的成了老十的隱形支持者?

康熙瞧了瞧老十,有些拿捏不準,覺得老十其實挺高深莫測的,否則怎麼安居島的探子到現在都還沒訊息送出來?康熙開始懷疑老十是否在走以宗室包圍大臣的路線了…

心情非常糟糠的康熙不假辭色的結束了早朝,一個人在大冷天逛御花園去了。

這一逛便逛了一整天,也不知在那小小的花園裡轉了多少圈,等他回到乾清宮時,案桌上除了多了些摺子外,弘暄的家庭作業也擱上面了。

康熙邊隨意拿起弘暄的作業,邊問道:“弘暄呢?”

太監告知,弘暄沒等到康熙,便先去太后宮裡了,說是三胞胎今兒在慈寧宮給太后解悶,他去照看一下,待會兒再過來聽康熙的教誨。

康熙淡淡道:“宣他過來。”

但當弘暄趕過來時,康熙卻只久久的盯著他,沒說一句話。

弘暄有些奇怪,擔心的輕聲喊道:“皇瑪法,皇瑪法…”

康熙回過神來,揉了揉眼睛,“太后精神可好?”

弘暄道:“挺好的,還誇弟弟們唱的軍歌好聽。”

康熙有些奇怪,太后可只會蒙古語,軍歌可是漢語啊?

弘暄不等康熙發問,便笑道:“這誇獎是弘曆討來的。”

康熙笑著搖搖頭,老十家的孩子好似從來都不知道含蓄兩字該怎麼寫,想到這,又看了看弘暄,是啊,連弘暄都直言不諱的說過。爵位可以讓給弟弟,但皇位那就另說了。

康熙想了想,問道:“你怎麼看弘政上的摺子?”

弘暄見康熙態度嚴肅了些,也斂了笑顏,正色道:“上書房裡都傳遍了,大家都贊弘政腦子好使呢。”

康熙不大滿意,“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