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弘暄道:“弘政的法子的確不錯,大炮寄存倒可以考慮,但沒必要定在安居島和呂宋,畢竟這兩地到廣州一帶還有些距離,容易讓海盜鑽空子,倒可以在廣州附近找一個小島,這樣立馬就可以張貼告示,叫洋人照章辦理,反正一來一去也花不了多少時間,不過,弘政制定的章程倒是不錯,不用改動太大。”
康熙點點頭,還是弘暄務實,一幫朝臣食君俸祿,竟然只知道挑錯,壓根不去思考如何完善方案,或者說,不願意完善此方案,打擊政敵第一嘛…
“那農作物最低價呢?”康熙又問道。
弘暄道:“這主意其實比大炮寄存更好,畢竟這是關係到天下民生的東西,雖然牽扯太大,不可貿然行事,孫兒覺得前期準備工作必須得仔細了,戶部應該將荒年、豐年的糧食產量、價格按各縣做個詳細的統計,朝廷可從中選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縣來試試…”
大炮寄存弘暄算是和康熙想到一起了,但很明顯,對於農作物最低收購價,康熙卻不認可弘暄的建議:“這種事不試都知道,朝廷沒那麼多的銀子!”
弘暄道:“皇瑪法,廣州一帶的洋行流行囤貨,這囤積糧食若能經營得好,朝廷平抑荒年糧價將容易得多,糧價只要不瘋漲,百姓的日子便能過得下去,朝廷還不用或只需少撥些賑災糧。”
康熙想了想,道:“怎麼個經營法呢?”
弘暄笑道:“這事沒準九伯會有好主意…”
康熙思索了一下,道:“你八伯來負責如何?”
弘暄想了想,“應該也行,如果八伯願意多問問他鋪子的掌櫃。”
康熙又道:“那你四伯呢?”
弘暄道:“應該也沒問題。”說完,弘暄又道:“皇瑪法,不管是哪個伯伯叔叔,這事最終肯定都會辦下來,只是看誰少走彎路罷了。”
康熙感嘆道:“少走彎路,唉,走之前誰知道那路是直的還是彎的…”
請大家多多支援,謝謝
第四百四十五章 變動
第四百四十五章變動
康熙摸不清老十的脈搏。老十更搞不懂康熙的大腦構造。
原本一直口頭表示老十差事照舊的康熙竟然在朝堂馬拉松式的辯論大賽進行得如火如荼時,突然發了道明旨,讓老十到戶部當一專案專員,負責全國糧食產量統計工作。
大臣們憤怒了,任人唯親也不帶這樣的,難道老十現在不應該被雙規嗎?怎麼還從地方上調中央了?
於是,康熙面前便跪了黑壓壓的一大片,要求康熙先將手中正在進行訴訟的案子結案後再說其他。
康熙也沒發雷霆之怒,早有準備的扔出了第二道摺子,命九阿哥前去廣州負責找一合適的大炮寄存點,爭取早日給朝廷新增一進項。
然後,康熙才淡淡的發了言,說弘政小小年紀能提出這樣有意義的議案,實屬難得,雖然有不周之處,但瑕不掩瑜,還是該獎,即日起封為貝子…
康熙這麼一弄,大夥知道,這兩天的口水是白費了,已經表彰弘政了。那麼也就間接表明,這兩事和老十沒什麼關係,大家要再要求追究老十的責任,那可就有些不識時務了,康熙可是在位50多年的老皇帝了,又不是初等大寶的三歲小孩,想煽動鬧群諫的人閉著眼睛想,也知道是不會有好下場的,所以,大家雖然有些不忿,但都還是住了口。
不想,九阿哥卻頭一個跳出來反對了,自己這個當爹的混了小半輩子才撈了個貝子當,弘政這個勉強算得上半大小子的傢伙憑什麼一步登天,混成和自己同級?這傢伙本來就口口聲聲說瞧不上襲自己的爵,要跟著老十去建功立業,康熙這麼一搞,不是明著給弘政長志氣嗎?
於是九阿哥便婉轉的提醒康熙,弘政可是府裡的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