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普通話太難受,也就不想為難她,想等一下見了劉小姐的面問問她。

三人從地面,沿著臺階,走到地下,等地鐵,人很多,但很有次序。沒有人喧譁。電車過來,非常快,停下來,開啟門,人們先下後上。

三人上了電車,這個地下的怪東西,語音提醒,關了門,開始飛起來,在地下飛速前行,就像鑽地龍一樣,很快,電車到了,黃主任提醒他們到了,就離開電車,快步走到電梯旁,上了電梯。

電梯將他們送上地面,眼前豁然開朗,這個地方不是鬧市區,顯得有些僻靜。黃主任介紹說:“這裡是富人區,很多富人居住在這裡。”

果然,這裡的房子都不算高,甚至有的房子完全是三層小樓。還有小院子,在寸土寸金的港島,這樣的房子顯然非常昂貴。

然後,他們走到街道的拐角,在那等人。

其他小組,到了另外的地方參觀學習,有的對城市事工有興趣,關注城市裡的貧民,有的對福音電臺感興趣,到那裡看看空中之音是誰發出的。看看幕後的真相。

在分開行動之前。先約定了碰頭的時間和地點,就在這裡,看街上所樹立的牌子,知道這條街道名字叫做“九龍潭”。

九在古代是吉利的數字。漢文化影響深遠。將街道以九命名。顯得尊貴。

龍又是吉祥物,到如今,誰也沒看到過龍。可在人們的印象中,龍就是能帶給人好運的東西,皇上就叫真龍天子,百姓盼望兒子成龍,盼女成鳳,這樣才能做到“龍鳳呈祥”。

德志抬頭一看,這裡是神學院。

在港島,隨處可以看見教堂、養老院、醫院還有神學院,港島是信仰自由的地區,信什麼的都有。

他們出現了。從街角走過來一群人,看上去,比較疲憊,但是他們手裡都有東西,一看,是一些單張、小冊子,看來,參觀別的機構,都會發一些資料。但是德志和春燕沒有,他們去書院,看到最多的還是《聖經》。

萬幸的是,只要出去就有收貨。在半路上還遇到免費發放《聖經》的人,且是不同的翻譯版本,這個真是太好了。德志很想知道其他版本是怎樣翻譯的。

從各個參觀小組的表現來看,都還有收貨,比如,有了很多書冊。這些東西,可以儲存,想起來了可以看看。不會過時,比食物有用,比衣服有用。食物和衣物,都是損耗的。

讓德志感到欣慰的是,他們都沒有丟棄書冊。在港島,最珍貴的就是書籍,書籍能改變人的命運,是真的,能讓人提升收入。

在內地講關係,在港島不行。能者上,不能的就別佔位置,非常現實和殘酷。

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讀書的影子,當然,也有在手機上閱讀的。現在,在內地的大街小巷,看手機的也有,但更多的是戴著耳機聽音樂的,另外,看書的,幾乎沒有。

書店裡的實體書打折了又打折,還是堆積如山,學生的課本和課外輔導書,倒居多,也暢銷,裡面讀書不買書的,大多數是少年兒童。成人很少,基本上是孩子的家長,為了完成學校老師佈置的任務,才到書店裡來。

這就是文化差異。日本人批評中國人,書店沒有日本多,讀書的沒有日本多,將來,日本根本用不著害怕中國,中國只能加工產品,日本卻能發明產品,中國賺到的,永遠是產品的價值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屬於外國。

中國讀書厲害的,只要留學外國的,大部分都不願意回來,在國內辛苦讀書,到最後,是給人家讀的。只因人家待遇好,讀書不就是為了有了好的收入,好的生活嗎?可是,在國內,什麼都講關係,讀書人從國內得不到想得到的,只有靠有奶的了。

這是悲哀,不過,還好還有港島,這個小地方,還保留著讀書的習慣。國內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