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法糾正。鑑於項英在六中全會上對王明右傾投降主義錯誤態度曖昧,中央對他在會後能否在新四軍中貫徹執行會議精神很是擔心,故授權周恩來在適當的時候到皖南去一趟,就新四軍貫徹六中全會的決議和解決葉、項矛盾等問題,給予指導和推動。

一九三九年二月,周恩來來到皖南雲嶺新四軍軍部。為了保證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確定的戰略方針在新四軍中真正得到貫徹,他在軍部進行了許多重要活動。由於項英對於黨中央早在一九三八年五月便已決定的新四軍向東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始終抱著將信將疑、既執行又打折扣的錯誤態度,而是總想實施他自己的向南發展的想法,因此周恩來此行還負有重申黨中央的正確戰略方針,糾正項英在這方面錯誤的重要責任。為調解葉、項關係,周恩來向新四軍領導人傳達了中共中央關於葉挺工作安排的重要意義,就由來已久的葉、項關係問題批評了項英。周恩來專門指出:“中央認為葉挺作為黨外人士是暫時的,這對國共合作更為有利,如果不是考慮這一點,他的黨籍問題很容易解決的。”周恩來要求項英主動地採取團結葉挺的具體行動,並嚴肅指出:團結葉挺是新四軍內部團結的關鍵所在,這是一件大事,如果處理不好,就要犯錯誤。

對於周恩來這些富於原則性與情感的耐心勸導、批評,項英表示願意接受。他在周恩來主持的軍部領導人會議上,作了洋洋萬言的自我批評,主動提出將軍事指揮權、軍事幹部的安排權交給葉挺。

七月底,葉挺回到了皖南。這次葉挺回來之後,項英主動向葉挺表示友好,工作上儘量做到多和葉挺商量,生活上也有所關照,隔三差五還到葉挺那裡,和他一起吃頓小灶,有時飯後還要下幾盤象棋。

葉挺為了顧全大局,也做出了友好的姿態。經過一番思考,葉挺給自己定下了行動準則:凡屬自己職權範圍的事情,應該做而又能夠做的,一定要努力做好;凡屬葉、項兩人職權範圍的事情,自己應該做,但項英不採納他的意見,或不願讓他多參與的,那就滿足項英“大主意由我來拿”的慾望,讓他去決定。

項英為了執行中共中央有關尊重葉挺地位、職權的指示和表示自己的坦誠,所有電文都送葉挺過目,由兩人聯合簽署,並將自己與中共中央的分歧告訴了葉挺。對於中共中央早已確定的新四軍向東、向北發展的指導思想,項英一開始並不積極,猶豫不決。出於對軍部安全的殷切關懷,中共中央屢次致電項英,提出“皖南軍部以速移蘇南為宜”。劉少奇、陳毅、粟裕等同志也紛紛給項英發電報、寫信,勸他早下決心,爭取主動,儘快把軍部遷往江北或蘇南。但項英由於長期從事游擊戰爭,害怕東進、北上深入敵後無山地依託,難以生存與發展,仍然下不了移動決心。他給中央發了不少很長的電報,還是強調移動有困難,有危險。

葉挺認為,中共中央立足全域性提出的軍部轉移的要求,及時而重要,應當堅決執行,不應從中作梗。他向項英明確表示:他理解黨中央的意圖,擁護黨中央的指示。但葉挺也清楚,自己一個黨外人士的意見又能算得了什麼?他抱定這樣的態度:自己有意見要說明白,項英聽不聽,那是他的事,他有決定權。

一九四零年十月,國民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已佈置了“圍剿”新四軍的方案。國民黨方面以七個師八倍於新四軍的兵力,在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