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刀槍鐵炮不曾使他敗倒,主子的猜忌卻使他只能受凌遲三千刀!同樣的冀遼總督,他堅決抗清,鬧個千刀萬剮;洪承疇在降清後卻讓崇禎當作英烈滿城追悼!這是何等的無知與悲哀!這是何等得讓人不解!

他是文人,卻扼住了清廷三代君王;他是“閹黨罪臣”卻只有他能真正抗清。他是長城戰士心中的神靈,他是清朝上下的忌憚,他更是明王朝上下大臣的妒忌,他也是崇禎心中的定時炸彈。因為崇禎總不能徹底的相信自己的臣子,臣子也總不敢真正的言政,將軍打仗顧及朝廷的爾虞我詐,再龐大的軍隊也只會是散夥的猢猻。

崇禎是一個孤傲的皇帝,他無法真正容忍別人不經允許而發號施令。而抗清只有袁崇煥能行,他築起寧遠城,轟死努爾哈赤,愁死皇太極,逼得多爾袞暴跳如雷。而整個明朝上下卻總看不慣他的偉大,他的成功。所以清朝千軍萬馬攻不下的一個堡壘,竟被三言兩語的流言蜚語攻下了。可惜的不是袁崇煥的身敗名裂,千刀萬剮,而是整個明王朝真正喪失了他的脊樑骨。

朱由檢不是昏君,但也不是明君,他是一個不會駕馭君臣關係的帝王。再加上明朝前世傳下的不正之風,他更難以區分大臣的忠奸。大家紛紛明哲保身,默不敢言,崇禎卻也只能乾瞪眼了。

山海關是何等的雄偉與堅固,以至於再強的騎兵也不得不在此止步。萬里長城的堅固卻總抵不住民族人心的渙散。就好像一個巨人,縱使他再高大,只要他痴了就是一攤行屍走肉。

一個王朝的悲傷並不在於它打了敗仗,而在於它是否真的還存在著生機。

袁崇煥的死更讓清朝清楚的看到攻心的重要性。明朝大臣早已在閹黨橫行之時,人人自危,默不敢言,明哲保身。而他們卻在貪贓枉法,禍害國內變得大膽。人民痛恨清軍,但更怕的是那些貪官汙吏,因為清軍畢竟還在關外,而他們卻一直在吸著老百姓的血。

一個萬曆年間的文人,在天啟朝打成閹黨,不是因為他的貪贓枉法,而是因為他真正想讓人民安定下來。可是明朝皇帝始終是天朝皇帝,他永遠不會容忍外族政權的存在。於是罷免了這個寧遠的都督,斷絕了和談之路,卻又把自己的內朝交給了真正的閹黨。直到明王朝真正撐不住的時候,直到那些大臣無話可說,無言以飾的時候,崇禎只得重新啟用了袁崇煥。

可是皇帝依然是那樣的自傲,或者說是一種虛偽。名義上是不能容忍對國家的褻瀆,而真正的卻是維護皇室的面子。就是這個“面子”終於毀掉的一把利刃,一把能真正刺痛滿人心窩的利刃。是什麼能讓清軍的離間如此順利,還不是他崇禎骨子裡,也是幾乎所有皇帝骨子裡的那種狂妄與猜忌。

在這歷史長河之中,什麼是忠,什麼是奸?忠誠於誰,奸佞與誰?悲哀的不是人的落寞,不是人的死亡,而是人心的背離與猜忌。。 最好的txt下載網

明朝:歷史在此轉折

明朝時期,也就是從公元1368年到1644年,無論是世界還是中國,歷史都在此段時間內轉折。

自炎黃三代五伯七雄而來,中華文明一直充滿著朝氣,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文化科技都在歷朝歷代中有飛躍式的進步。可到了明朝,這個封建制度開始逐漸崩潰的王朝,政治開始變得緊張,文化發展也開始變得被扼制。

朱元璋設立錦衣衛制度讓文化和政治都開始受到皇權的嚴密監視,這種束縛使得無論是文化還是政治都發展緩慢。明朝的奸臣眾多,宦官之禍甚於東漢,政治昏暗,平民大臣皆莫敢妄言。中國政治開始死氣沉沉。

這個時期的文化,除了文學中小說有一些發展外,基本上沒有什麼進步。好像所有的科技與都在此止步,開始整理。這個時期出現了《永樂大典》、《本草綱目》等一些鉅著,但卻都是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