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自在地跟村民聊起天兒來。在這些交談裡,莫涯村在時年腦海中一點一點清晰起來。
這是個閉塞的中國山村,四面環山,耕地不多,所以自古以來村裡的年輕人都要出去闖世界的。男孩子到了十三歲,家裡給兩塊餅子帶上,便丟出去行商做生意,有的走了一二十年能衣錦還鄉,帶著大筆的銀子回來蓋房子,所以這村子雖然閉塞雖然窮,可是村子裡的徽派老房子卻每一棟都是美輪美奐;也有的孩子那麼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不知道是生是死。
後來到了新中國建立,村子裡的耕地還是不會增多,於是年輕人依舊還是往外跑。只不過跑得更遠,有的偷渡去了香港,有的更是直接偷渡去了國外。在外面混得好的,就設法將自己的家人也接走了;而現在留在村裡的都是老人,都是那些孩子在外面混得不好,甚至都不知道流落到了哪裡去的。
他們固守著村裡的那麼一點耕地和蓮塘,也只能在辛苦之餘指著村裡那些美輪美奐的徽派老房子說起誰家誰家的後生仔,哪一年曾經給家族帶來過何樣的榮光。
在中國許多這樣的古村落後來漸漸都發展了旅遊業,可是莫涯村因為地處偏僻,不通航線,公路也每年都有可能被山洪泥石流沖毀,於是遲遲無法與山外的世界接軌。他們與外頭的連線還需要用古老的馬幫,人牽著馬走過崎嶇山路方能實現。
這樣困窘的情形在近些年,隨著山外人有了直升機等方式才得以好轉,於是村子裡漸漸有山外人來買下老房子,以完成他們嚮往寧靜的願望。
村人們都知道有能力到這個村子裡來的,至少都是能買得起直升機,或者有過極其豐富的戶外生存能力的,這在這個時代來說就意味著這些人必定都大有來頭,非富即貴。
村民淳樸,也都明白這樣的外來人必定對自己的身份諱莫如深,所以村民們也只是敞開心扉接納,在同一個村落裡相安無事地生活罷了,並沒有人去問那些人究竟是哪裡人、都具體是什麼身份。
村民們也更是感念因為這些人的到來,給村裡帶來的好處。首先是那些老房子,雖然曾經美輪美奐,如今卻人走屋空,漸失修繕,被這些人買走之後,不但賣了好價錢,而且能讓那些老房子恢復生機,不至於傾頹了,於是讓村人十分寬慰。
再者因為他們的到來,他們也幫村裡改善了生活條件,便如這村裡的排水等問題就是那位皇甫先生幫忙設計的圖紙,然後大家一起動手改造完成的。
還有他們帶來了山外的物件兒,村裡小超市的貨架上也漸漸地豐盈了起來。
如今莫涯村的全新面貌,都多虧這些山外來人,所以村民都對他們充滿了感激之情。
因為時年是皇甫先生的妻子,於是大家對她就更是客氣,將對皇甫先生的感謝都回報在了她這兒。
時年含笑聽著:“那我們這些山外的人,是終年都住在村裡的麼?”
村裡的老人抽著菸袋含笑搖頭:“自然不是的。雖然沒問過,可是我們也都知道你們在外頭還都有各自的大事業,所以每年到這邊來住一段時間罷了,長短不定,就像是度假。”
。
解憂玩兒累了,時年帶著她高高興興回到了家。
她哄著解憂睡午覺,然後將相機裡拍好的照片傳到筆電上。
皇甫華章走進來,伸手輕扶她肩頭:“回來也不好好休息,忙什麼呢?”
時年微笑回眸:“拍了好多漂亮的照片,正在整理。”
皇甫華章盯著筆電螢幕,不由得皺了皺眉:“你在寫微博?”
村裡的通訊系統也多虧皇甫華章手下人,才能得以擁有手機訊號,可以上網。雖然因為山高林密,訊號不是十分穩定,可是如果堅持,還是能夠享受到上網的樂趣的。
時年點頭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