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蘭、德爾和拉旮什等城的東部同盟的反叛,俘四城的公侯及戰士一萬四千餘人。當德爾再次聯合溫馬反叛時,俘德爾王等三千餘人,並將成百居民處死。東方埃蘭各部落對阿卡德的威脅很大,瑞穆什率軍攻入埃蘭,與強邦巴臘赫西的王鏖戰,俘其副王等4 000人。瑞穆什的頻繁征戰反映了列國時的霸主只能依靠武力來維持霸權和防禦外敵。薩爾貢的長子馬尼什圖蘇(前2226—前2212)在瑞穆什之後繼位。雖然因王位更迭,國內各邦再次獨立,他順利地平息了受瑞穆什打擊很重的各邦的起義,把自己主要的作戰方向放到埃蘭方面新興的安山和篩瑞混(sherihum)。他東渡波斯灣,征服了以蘇薩為首的埃蘭方面的32個城市並收取了他們的貢品。在北方,阿卡德帝國的勢力此時到達哈布林三角河網區的那喀爾(現代Tell Brak)和底格里斯河中游的阿淑爾城。
當馬尼什圖蘇的兒子那臘姆辛(前2211—前2175)繼位時,各個被征服的城邦再次反叛。基什率領西帕爾、狄爾巴特、庫塔、提瓦(即巴比倫)、烏如穆、卡札魯等數十個北方城邦脫離了阿卡德;南方沒受到瑞穆什打擊的舊霸主烏魯克聯合溫馬和聖城尼普爾乘機響應;西方的馬瑞和阿皮沙勒聯合波斯彎的馬乾共七個邊緣國家派出反阿卡德國的援軍,帝國幾乎瓦解了。但那臘姆辛的征戰精力絲毫不遜於他爺爺和父親。他在一年內出征九次,頻繁獻俘於尼普爾大廟。首先平定了南方的蘇美爾集團和附近的塞姆人的基什集團的內亂。然後,西征敘利亞地區,克馬瑞,俘阿爾馬奴王,毀埃波拉城,滅阿皮沙勒,到達地中海沿岸,在“雪松林”(阿馬奴斯山)伐木運到首都建廟;在南方波斯灣地區,他進軍馬乾,俘其王;在東北,他進入札格羅斯山中的盧盧比,在高聳的危巖上刻下勝利的浮雕;在東南,埃蘭保持臣服,蘇薩城是帝國的邊疆重鎮,城內建起蘇美爾和阿卡德神的廟宇;在北方亞述地區,哈布林河上游的那喀爾被建成為國王的行都,在重鎮尼尼微和阿淑爾均發現阿卡德王的表功石碑。
由於那臘姆辛的文治武功達到頂點,阿卡德王的君權也隨之擴大到極點。他不再稱阿卡德王這一城邦王銜和“基什之王”這一表達蘇美爾城邦霸主的頭銜,而改稱為“四方之王”這一帝國王銜。同時,他在國內被尊為神,他和神一樣頭戴牛角形象出現在各城的主廟中;他的名字之前加有神的符號,為“神那臘姆辛”;他的部屬有時稱之為“阿卡德的神”。然而,城邦的概念並沒一下子消失,在長銘文中,他還享有尼普樂和基什兩城的最高宗教首腦的頭銜,成為恩利勒和扎巴巴神在人間的代理人。
阿卡德王朝靠武力維持的帝國很難持久。由於中央集權制尚未產生,當在位37年武功赫赫的阿卡德王死去後,帝國再次分裂。那臘姆辛的兒子沙爾卡里沙瑞(前2174—前2150)設法維持住了帝國的核心各城,但邊遠城邦都成功地獲得獨立。在這位效仿其父也稱神的“天子”的25年統治結束時,蘇美爾各邦也都成功地擺脫了阿卡德人的宗主權。南方大邦烏魯克興起了它的第四個王朝並被聖城尼普爾的祭司承認擁有全國的王權。然而,這一王朝是很弱的,它的霸權僅限於南方一部分地區。在北方,阿卡德王朝仍苟延殘喘,先後六個王在阿卡德城邦內統治。不久,東北地區的野蠻人庫提人成功地攻入了兩河流域中心地區,滅亡了阿卡德王朝,佔領尼普爾,成為蘇美爾和阿卡德的臨時主人。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八 從蘇美爾城邦興起到巴比倫帝國的消亡(5)
4。 大邦庫提王權下的拉旮什的古地亞王朝的繁榮
在庫提人的王權下,蘇美爾各城邦仍保持實際的獨立。兩河流域的各城邦經歷了最後的繁榮時期。東部的拉旮什在古蘇美爾時期就是有名的強邦,在庫提時期,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