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少食品業的黑幕就是透過這些jīng力過剩的大學生給捅出來的,星火搜尋引擎新推出的“星火百科”和大學生的“人肉搜尋”組合可謂是大殺器,沒有什麼黑幕能在這樣的搜尋下不曝光,而出事企業的思路還停留在統一口徑,必要時送紅包堵媒體之口,甚至乾脆用權勢強行鎮壓上,結果往往事與願違,他們的作法引來了更大的怒火。

而zhōng yāng統一認識後,終於意識到問題食品的巨大危害,畢竟執政為民,現在問題食品已變成禍害百姓的大害,已經嚴重影響到社會穩定,zhōng yāng終於決定重拳出擊,派出多個督察組奔赴全國各地,徹查食品安全問題,而在好幾處地溝油黑作坊的縣市領導被勒令停職檢查,而三聚氰胺和偽劣nǎi粉的製造者被全國通緝後,這場食品風暴終於演變成了反腐大戲。,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zhōng yāng從這次食品風波中發現,近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現,究其原因,管理‘碎片化’是主要原因。食品行業監管政出多門,許多環節掌控在不同的部門手裡,而事發後誰都不願承擔責任,部門間的聯合動作廣泛脫節,缺乏有效整合,沒有一個長效監管機制。而規章制度執行力度不夠,對食品安全處罰力度過輕,導致違法成本低,許多從業人員行業cāo守無底線,屢次違法犯罪而沒受到重懲。

比如要防止病從口入,食品檢測是重中之重,但全國目前從事食品安全監管的人員有100萬之多,但檢驗檢測機構條塊分割。一方面科研經費明顯不足,檢驗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另一方面管理資源重複建設,各分散檢測體系之間,還存在標準不同,運用手段和儀器不同,造成監測結果不同,使檢測嚴肅xìng、客觀xìng、科學xìng和公正xìng受到質疑。

這不僅讓企業無所適從,也嚴重動搖消費者的信心。這次食品問題集中爆發後,許多消費者自費把問題食品送交當地檢測機構檢測,但因為缺乏官方機構的認證,往往出現各執一詞的情況,喜洋洋集團檢測實驗室因為首先揭露出自家企業的問題,居然被視為食品風波中難得能保持公正dú lì的機構,接受了全國各地大量要求檢測的請求。

於是有人提出要將分散於全國各地各部門的技術力量都集中在一起,成立食品檢驗與檢測中心,對監督檢驗網點進行統一佈局,儘快擴大檢測覆蓋面,提高檢測水平。並且需要把食品和藥品檢測和監督合二為一,學習國際領先的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經驗,成立中國自己的食品藥品監督局(sfda)。

但隨著反腐風暴的吹動,這個想法首先遭到了當頭一棒,人們發現一向被視為高標準的藥品行業也不是淨土。相比衛生部主管的食品行業,國家對藥品的重視程度更高,1998年成立藥品監督局是國務院直屬單位,最近幾年大力推動國內各大藥廠向國際藥品管理質量體系(gmp)接軌,實行gmp認證,優勝劣汰建立規範化管理的大型醫藥企業。

但調查發現這件好事變成了歪嘴和尚唸經,好心辦壞事。在全國清查rǔ業產品時,就接到舉報,說酸nǎi加工中使用了工業明膠,而這些工業明膠還是用生石灰處理的舊皮鞋、舊皮衣等皮革肥料做成的,真是聽起來就讓人想吐。更令人髮指的是皮革在工業加工時,要使用含鉻的鞣製劑,因此這樣製成的工業明膠,往往重金屬鉻超標。

結果隨著調查深入,調查人員發現酸nǎi使用工業明膠還是小麻煩,黑窩點用皮鞋下腳料生產的工業明膠的主要使用者卻是不少醫藥企業。因為許多藥品使用的膠囊主要成分就是明膠。由於藥用膠囊使用數目巨大,現在已經有不少重金屬鉻超標的藥品膠囊進入流通環節,被人吃下肚後,來個病上加病。

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