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出後,國人都沒力氣生氣了,食品企業倒了,現在連被視為相對安全的醫藥行業也不安全了嗎?不少地方開始流行這樣的笑話:“生了病,拿出皮鞋舔一舔,餓肚,拿出皮鞋舔一舔”,只是調查人員聽了這種調侃後心內發涼,哪裡笑得出來?

而在對地溝油的追查中也發現,許多回收的地溝油不止被做成食用油和肥皂,還大量被一家為藥廠生產抗生素中間體的7…aca(7…氨基頭孢烷酸)企業給買走了,而該企業幾乎向全國的藥廠出售該產品,一時抗生素是地溝油做得的說法塵囂rì上。藥監局這個行業主管不得不頻頻為企業站臺,焦頭爛額的解釋這些只是醫藥行業中的個別現象,藥監局的監管還是有效全面的。

但不少人也注意到這些傳出醜聞的企業都經過了gmp認證,按道理不該出現這樣重大的失誤,jǐng惕的目光注意到了藥監局上層。隨著一封舉報信送到案頭,事態迅速明瞭,包括藥監局局長在內的多名高官紛紛被捕。

檢察機關的公訴中詳細列明藥監局局長等人在推行醫藥企業gmp認證和審批新藥時收受賄賂,擅自降低審批藥品標準,導致部分藥廠虛報藥品資料,其中還有不少就是假藥!這一下藥品行業也跟食品行業成了難兄難弟,一起被拉下了水。

面對食品和藥品行業的雙重醜聞,國家領導人終於憤怒,領導層下了大決心準備徹底清除食品藥品行業的痼疾,成立新的食品藥品監督局,加強監管力度,賦予其更大權力,以雷霆掃穴的態度,對近期群眾民憤極大的食品藥品行業重大問題一查到底,絕不姑息,給人民一個交代。

章節目錄 第六百三十八章 嚴陣以待

第六百三十八章 嚴陣以待

與前世裡那個職權範圍小,監管力度不大的食品藥品監督局相比,新食品藥品監督局的權利大了不少。國內食品藥品大案之所以層出不窮的一個主要原因在於監管機構和人員素質較低。距離世界食品安全衛生樣板的美國fda,無論在人員構成、專業水準還是監管透明規範等方面和國際標準有很大差距也是主要原因。差距較大,加上行業規範不統一和執法力度的偏差,才讓監管的大網變得和網兜一樣稀鬆。

這一次由於輿情鼎沸,社會影響巨大,zhōng yāng對這食品藥品監督局這個中國版“fda”的部門重視遠超以往,無論是人員還是資金都大力傾斜。尤其是楊星本人還代表他母親何桂枝,宣佈以喜洋洋集團的名義向該部門捐贈了10億用做食品檢測基金,並提出願意將喜洋洋的食品檢測實驗室,以及星斗研究院同雲海實業共同在上海打造的國內首家生物藥品p3級實驗室都提供出來,作為民間檢測機構協助食品藥品監督局一起進行相對dú lì公正產品檢測。

食品行業出了這麼大的紕漏,不施以重拳改革是不行了,藥品工業雖然也爆了不少黑幕,但比起食品行業的混亂來說要好得多。二者之間還夾著保健品和化妝品等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邊緣產品,像保健品就兼具食品和藥品的特xìng。據消費者協會對保健品宣傳內容進行的調查,70%以上保健食品存在虛假宣傳、誇大宣傳的現象,還有一些保健食品隨意加入違禁藥物,而化妝品等也大量存在同樣問題。

所以一直有呼聲認為,保健食品和化妝品應該和食品藥品一樣,關係國民健康,應該統一監管。而目前我國藥品市場監管歸藥監局,保健食品市場監管則歸衛生部、工商局等部門,政出多門不說,各部門的標準也不一致,管理上形成了很多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