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務……”……

驍騎將軍秦朗督著新五營中的驍騎,遊擊兩部自幽州快馬趕回,來解鄴城之圍,秦朗乃是呂布手下秦宜祿之子,小字阿穌。因其母杜氏被曹操所繪納,所以成為了曹操的養子,很得曹操的喜受愛。在曹操,曹操丕當政時遊歷各處,增長見識;明帝曹睿時為官司,每車駕出入,朗常隨從。秦朗曾帶兵抵禦邊寇,有戰功,明帝曹睿生性多疑,喜歡手下人打小報告,經常殺害犯了小錯的人,秦朗不加諫止,不進賢人,甚投明帝所好,大見親侍,數加賞賜,為他修豪華的房屋。四方官吏認為秦朗雖才能平庸,但為帝寵臣,於是多送他賄賂;《魏略》將他歸結入《代幸篇》。此次秦朗帶新五營北上,因在幽州征戰,所以主要出動了原為虎豹騎的驍騎營和遊擊營。眼下驍騎校尉乃是泰,故大司馬大將軍曹仁之子,遊擊校尉曹馥,乃是新近戰死的恭侯曹洪之子。曹馥聽說父親戰死,痛斷肝腸,在幽州就哭昏過去,醒俠後決意報仇,引軍南下。

此時初領虎豹騎的曹純已去世十八年,虎豹二騎也分別改名驍騎和遊擊,但其強大地戰鬥力還在,長途奔襲能力之強還是世所僅見,三人領兵南下,過中山國,常山國,入趙國,此時馬岱,龐會,鄧艾三人正嚴陣以待。

馬龐兩家本是世交,父一輩子一輩的情份,此時眾小將兵分三路,他們兩個主動要求在一起,而鄧艾看在眼裡,微微一笑,在季漢一年多,也都在軍校中學習。軍校中成系統,成體系書籍,戰例,和幾位大將軍的實戰經驗,給了他極大的啟發,讓他感到自己的進境一日千里,突飛猛進。越是學習,就對孔明等幾個人越是敬佩,故而誠心實意的歸順了。此次出幷州入冀州,鄧艾略施小計,趙國唾手而得,馬岱龐會不由得刮目相看,佩服無地。

由於驍騎,遊擊兩軍速度太快,行動飄忽如風,戰力又強,一般人馬根本陰之不住,而趙國新得,百姓很難依賴,又怕曹軍繞城而過,所以只能在城外險要處據路而守,鄧艾與馬岱,龐會商議,決定在城外要道設伏。他們連建十三道營寨,陰擊曹軍。又按鄧艾佈置,挖陷井,放刺馬釘,設抿馬,把這條道路弄得有如鐵桶一般緊密。

未幾,曹魏騎兵如飛而來,卻發現在臨一條死路……道路已被完全被破壞,路上設滿路障,挖滿溝渠,無法縱馬,只能下馬搬動路障,這時藏在路旁密林中的漢軍亂箭齊發,將正在搬動木柵毫不設防地魏軍給紛紛射倒。曹魏連攻數次,死傷頗多,若不堪言,這時,軍中參軍趙亭設計縱火,可惜春夏之交,草木初萌,未能點著。若是曹軍就此繞路,最少也要耽誤半個月時光,若要突襲,不免傷亡過大,一時秦朗三人不知如何是好。

第四十五章 石韜歸漢

石韜石廣元回到自己的府第,立即收拾行裝,讓家人準備車輛,在宵禁之前離開鄴城,連夜趕路。家人皆感奇怪。夫人問道:“老爺,住得好好的,為什麼要離開,難道說鄴城真的守不住了麼?”

石韜道:“不錯,鄴城守不住了,我們再不走,就晚了。”

“為什麼?”

石韜苦笑:“為什麼?我也奇怪,但是我似乎在空氣中聞到的孔明的味道,再不離開,我只怕就要被他擒了。”

“孔明,”夫人面上一喜,隨之黯然,“他不是在雒陽麼?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再者,你們是好朋友啊,他怎麼會擒你。”

“是好朋友,才要想辦法生擒。可是,我既不想當他的俘虜,也不想如廣元(即孟建孟廣元)那樣戰死。所以,我只能走了。”

夫人道:“可是,老爺,你確信會這樣麼?”

石韜不答,他負手而立,一聲長嘆。

夫人不敢再問,一家人打起包裹,索性物品不多,一家人很快收拾好,兩個兒子騎馬,石韜與夫人坐上一輛小車,穿街過巷